[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41839.7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安;黄来云;罗仕宽;吕鸿运;王云;刘树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B01D53/84;C02F3/34;A62D3/02;C12R1/01;C12R1/05;C12R1/06;C12R1/38;C12R1/22;C12R1/13;C12R1/0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复合 微生物 固体 颗粒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环保用复合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得到高密度发酵液,调整高密度发酵液中微生物的固含量;(2)往调整后的高密度发酵液中添加干燥保护剂,干燥保护剂的加入量为调整后高密度发酵液重量的0.1‑10%,混合均匀,获得菌浆;(3)将菌浆和辅料混合造粒,得到固体颗粒;(4)将固体颗粒在25‑80℃温度下烘干,烘干时间为8‑48h,得到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为环保产业提供经济、高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治理也越来越难,传统物理、化学处理难以达标排放,应用具有针对性的微生物菌剂来治理环境污染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保微生物菌剂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多。
现有的环保微生物菌剂产品通常具有很大的生产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难以实现过程控制;发酵周期长,产量低;由于条件限制,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由于灭菌不彻底,经常有杂菌污染,从而影响产品功效,使功效不稳定或不明显,甚至无效,且现在的环保微生物菌剂产品主要为液体产品,产品性能不稳定,保质期短,运输不方便,从而影响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工艺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可为环保产业提供经济、高效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环保用复合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得到高密度发酵液,调整高密度发酵液中微生物的固含量为20-70%;
(2)往调整后的高密度发酵液中添加干燥保护剂,干燥保护剂的加入量为调整后高密度发酵液重量的0.1-10%,混合均匀,获得菌浆;
(3)将菌浆和辅料按质量比1:1-5混合造粒,得到固体颗粒;
(4)将固体颗粒在25-80℃下烘干,烘干时间为8-48h,得到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固体颗粒产品。进一步地,经检测,经烘干后确保产品水分去除率达85%~98.5%,有效微生物含量达109CFU/g以上。
优选地,所述干燥保护剂为麦芽糖、碳酸钙、可溶性淀粉、明胶、麦芽糊精、聚乙烯比咯烷酮和甘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辅料为草木灰、草炭粉、青玉米秸秆粉、珍珠岩、细粘土、膨润土、硅藻土、蛭石粉和黄绵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料细度≥80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环保用复合微生物的高密度发酵培养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环保用复合微生物菌种接种于含基础培养基的摇瓶中,在15-39℃下震荡培养10-24 h,震荡培养转速为50-300rpm,得一级种子液;
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一级种子液按0.5-20%的接种量转接于一级种子罐中,培养10-24h,培养温度为15-39℃,罐压为0.02-0.08MPa,溶解氧浓度为5-65%,得二级种子液;
步骤C:将步骤B得到的二级种子液按5-25%的接种量转接于发酵罐中进行分段发酵,各段发酵的pH依次调整为7.4-7.8、6.8-7.2、6.2-6.6和5.2-5.8,各段的发酵时间均为5-12.5 h,发酵温度均为15-39℃,罐压均为0.02-0.08MPa,溶解氧浓度均为5-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8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