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41112.9 | 申请日: | 2017-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李梦男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已经非常普及,在功能都普遍趋于一致之后,如何将厚度做到越来越薄,是现在移动终端研究的热点。目前,主流的移动终端上摄像头采用垂直堆叠的结构,而摄像头模组整体堆叠方向又是和移动终端的屏幕方向呈垂直的角度。在摄像头模组中影响高度的关键因素包括了镜头到传感器(传感感光芯片)表面的距离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板的厚度,这两个因素也是影响移动终端厚度无法减小的关键。因此,由于摄像头模组的厚度限制,导致现在手机的厚度被局限了,无法进一步做到更薄。目前,有部分移动终端的设计将整机做薄而使得摄像头部分凸起,这种设计虽减小了整机的厚度但以一定的美感作为代价,且摄像头部分凸起存在磨损镜头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厚度受摄像头模组的高度的限制,厚度无法减小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和摄像头模组,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凹槽;
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和镜头;
所述固定支架设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镜头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柔性组件;
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柔性组件连接;
所述柔性组件与设有摄像头模组的侧面平行设置;
所述柔性组件用于通过弯折的方式调节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夹角。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夹角调节组件和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所述夹角调节组件与所述FPC电连接;
所述FPC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摄像头模组启动时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夹角调节组件;
所述夹角调节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时,弯折所述柔性组件。
较佳地,所述夹角为0°-180°。
较佳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
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本体;
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本体;
当所述柔性组件弯折时,所述柔性显示屏显示的当前界面通过所述第一显示区或所述第二显示区显示。
较佳地,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音圈马达;
所述镜头设于所述音圈马达内且通过所述音圈马达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较佳地,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滤光片和传感感光芯片;
所述滤光片和所述传感感光芯片均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中,且所述滤光片位于所述镜头和所述传感感光芯片之间;
所述传感感光芯片通过凹槽底部的第二通孔与所述FPC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为圆柱体,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圆柱体的轴向方向延伸。
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径为3.5mm-4.5mm。
较佳地,所述固定支架的外壁面贴合于所述凹槽的侧壁。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面,可大大减小移动终端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移动终端中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未弯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外壳1和摄像头模组2。如图2所示,摄像头模组包括固定支架21和镜头22,固定支架21上设有第一通孔,镜头22固定于第一通孔211中。外壳的侧面设有凹槽,固定支架设于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改变了移动终端中的摄像头模组的堆叠方式,将摄像头模组设置于移动终端的侧面,使移动终端的厚度由摄像头模组的外径决定而非高度,从而大大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厚度。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41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