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及其制备方法、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34546.6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7;H01M4/62;H01M10/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6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板铅膏的铅蓄电池,所述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铅粉1000份,胶体石墨2‑5份,锑的氧化物0.1‑2份,四碱式硫酸铅1‑15份,四氧化三铅20‑50份,纤维0.1‑2份,稀硫酸60‑100份,纯水60‑100份,加工回用粉2‑15份;本发明提供的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降低了铅膏对板栅合金的腐蚀,提高了铅膏与板栅合金的结合力;通过较大比例的石墨的加入,促使电池的导电性能的极大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电接收能力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正极板铅膏的铅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为电动助力车用提供动力电源的有锂蓄电池,镍氢、燃料电池,磷酸锂铁和铅蓄电池,它们各有优缺点,但是相对而言,铅蓄电池因其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原料丰富,价格便宜,可回收利用等特点,逐渐成为了首选的动力电源。
可充电的铅蓄电池的主要原理为:放电时,正极板的二氧化铅和负极板的海绵状铅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充电过程中,硫酸铅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恢复成正极板上的二氧化铅和负极板上呈海绵状的铅。作为铅蓄电池中真正参与电池反应的活性物质,即铅和二氧化铅是疏松的多孔体,需要固定在载体上,通常,用铅或铅基合金制成的栅栏片状物为载体,使得活性物质固定在其中,这种物体称之为板栅,铅蓄电池中分别有正极板栅和负极板栅,其作用主要是支撑活性物质并传输电流。
传统的铅膏,主要为硫酸铅、氧化铅和游离铅,经过化成后转化为活性物质,即正极铅膏氧化生产二氧化铅,负极铅膏还原生成铅,由于二氧化铅的电阻大,电荷接受能力差,放电时由于浓差极化等因素的影响,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低,而负极铅膏充电时硫酸铅发生还原反应生产海绵状纯铅时,负极板的体积收缩近一倍,收缩越大,孔隙越小,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越低。另外,作为活性物质的载体,铅锑合金不耐腐蚀,当被腐蚀后的板栅无法起到支撑作用时,活性物质会脱离,造成短路;充电电压过高时,板栅的析氢电位低,会开始分解水,造成水的减少而需要经常加水维护;铅膏的导电性能也关乎到在大电流快充时温度的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铅粉1000份,胶体石墨2-5份,锑的氧化物0.1-2份,四碱式硫酸铅1-15份,四氧化三铅20-50份,纤维0.1-2份,稀硫酸60-100份,纯水60-100份,加工回用粉2-15份。
所述的四碱式硫酸铅,其晶型细长,热力学性能稳定,能够为极板活性物质提供强而有力的骨架支撑,增强极板的机械强度,改善正极板活性物质的结构和性能,提高铅蓄电池的比容量和使用寿命;同时,添加的稀硫酸也能在和膏的过程中生成一定量的碱式硫酸铅,进一步增强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的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铅粉1000份,胶体石墨3.0-4.5份,锑的氧化物0.6-1.2份,四碱式硫酸铅5-10份,四氧化三铅25-50份,纤维0.6-1.2份,稀硫酸80-100份,纯水80-100份,加工回用粉6-10份。
优选的,所述的铅蓄电池正极板铅膏包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铅粉1000份,胶体石墨4份,锑的氧化物0.8份,四碱式硫酸铅8份,四氧化三铅40份,纤维1份,稀硫酸90份,纯水90份,加工回用粉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4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