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4434.0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瑜;池紫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4;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9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鼻窦 制备 中药粉 治疗 散剂 清热解毒 中药粉碎 薄荷 细辛 败酱草 冬瓜子 配方量 炙麻黄 治愈率 薏苡仁 称取 分装 风热 利湿 目筛 排脓 疏散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组合物,由细辛、炙麻黄、薄荷、败酱草、薏苡仁和冬瓜子制备而成。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是散剂,其制备步骤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30‑100目筛;(3)混合5‑15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50‑300g分装,即得成品。本组方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湿排脓、通窍之功效。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马鼻窦蓄脓,治愈率可达94.4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马鼻窦蓄脓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是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或者是饲草料等异物进入窦腔引起窦腔粘膜发炎,或者是跌打碰伤鼻窦骨膜发炎等引起。病畜长期从鼻孔流出黄、白色脓液,长达数月之久,特别是在低头食草或咳嗽时,流出的脓液增多,叩诊呈半浊音。病畜呼吸困难,食欲减少,逐渐消瘦。
对于马鼻窦蓄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长约4~5cm的针头经眶下孔刺入鼻窦腔内,注入药物,以便清洗和排出脓汁等内容物,达到治疗目的。但此法操作繁琐,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采用内服中药的方法,操作简便,无任何危险,且疗效确实。因此,开发一种可有效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组合物是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副作用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马鼻窦蓄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细辛16-30份、炙麻黄12-20份、薄荷10-18份、败酱草12-22份、薏苡仁12-20份、冬瓜子8-20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细辛22份、炙麻黄18份、薄荷16份、败酱草18份、薏苡仁16份、冬瓜子10份。
进一步地,该中药组合物是含有或不含有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可以是散剂。
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散剂的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过30-100目筛;(3)混合5-15min得中药粉;(4)将中药粉按每袋50-300g分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组方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具有疏风散热、芳香通窍、清热解毒、利湿排脓之功效,经临床检验治疗马鼻窦蓄脓疗效显著,治愈率达94.44%。
(2)本组方所选原料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毒无害无残留,是一种真正的绿色兽药。
(3)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作用是:
细辛:解表散寒,通窍;
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薏苡仁:利水渗湿,消热排脓;
冬瓜子:利湿排脓。
配方之中,细辛辛温发散,芳香透达,既能散风寒,又能通鼻窍;炙麻黄宣肺气、开腠里、透毛窍而发汗解表;薄荷清轻凉散,芳香通窍,善疏散上焦风热;败酱草辛散苦泄寒凉,既可清热解毒,又可消痈排脓;薏苡仁利水渗湿,性凉而清热,排脓消痈;冬瓜子利水消肿,利湿排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4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