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以及马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28511.1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7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魏君鹏;薛健;S·宾切萨卡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57/025 | 分类号: | F16H57/025;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樊一槿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调整托架 凹状空间 贯通孔 组装 壁部 开口 马达装置 调整杆 引导槽 长边 相向 送入 贯通 对齿轮箱 内旋转 正对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以及一种马达装置。在齿轮箱的相向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具有插入部,该齿轮箱还具有在长边方向上贯通该齿轮箱的贯通孔,该调整托架的壁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凹状空间,该壁部具有相向的且贯通该壁部的引导槽,该组装方法包括:送入步骤,以使该齿轮箱的长边方向正对该开口的方式,将该齿轮箱经由该开口送入该凹状空间;旋转插入步骤,将该齿轮箱在该凹状空间内旋转,而将该插入部旋转插入至该引导槽;调整杆插入步骤,将调整杆从该贯通孔的一侧插入,并从该贯通孔的另一侧插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容易地对齿轮箱和调整托架进行组装,降低作业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马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以及一种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座椅马达的技术中,齿轮箱与调整托架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组装:在齿轮箱两侧的短边上分别设置有插入部,通过借助外力将两侧的插入部压入至调整托架上的相向设置的引导槽,从而将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组装起来,齿轮箱的插入部可在调整托架的引导槽内相对于调整托架转动,这样,通过将齿轮箱与马达装配在一起,能够调整座椅的角度。
应当注意,上面对背景技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以往的技术中,需要将齿轮箱压入调整托架,因此需要很大的外力,从而导致作业的难度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以及一种马达装置,以便容易地对齿轮箱和调整托架进行组装,降低作业的难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齿轮箱与调整托架的组装方法,该齿轮箱与该调整托架通过调整杆连接,该齿轮箱具有相向的两个短边和相向的两个长边,并且在相向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具有插入部,该齿轮箱还具有在长边方向上贯通该齿轮箱的贯通孔,该调整托架具有壁部,该壁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凹状空间,该开口的宽度大于该齿轮箱在短边方向上的长度,该壁部具有相向的引导槽,该相向的引导槽在相向方向上贯通该壁部,该相向的引导槽的彼此靠近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该齿轮箱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该组装方法包括:送入步骤,以使该齿轮箱的长边方向正对该开口的方式,将该齿轮箱经由该开口送入该凹状空间;旋转插入步骤,将该齿轮箱在该凹状空间内旋转,而将该插入部旋转插入至该引导槽;调整杆插入步骤,将该调整杆从该贯通孔的一侧插入,并从该贯通孔的另一侧插出,以使该齿轮箱与该调整托架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相对旋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马达装置,该马达装置包括:马达主体;齿轮箱,其配置于该马达主体,该齿轮箱具有相向的两个短边和相向的两个长边,并且在相向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具有插入部,该齿轮箱还具有在长边方向上贯通该齿轮箱的贯通孔;调整托架,其具有壁部,该壁部形成有具有开口的凹状空间,该开口的宽度大于该齿轮箱在短边方向上的长度,该壁部具有相向的引导槽,该相向的引导槽在相向方向上贯通该壁部,该相向的引导槽的彼此靠近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该齿轮箱在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位于该相向的两个短边上的该插入部分别插入于该两个引导槽;以及调整杆,其以贯穿插入于该贯通孔的状态连接该齿轮箱与该调整托架。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方法或者马达装置,能够容易地对齿轮箱和调整托架进行组装,降低了作业的难度。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28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效润滑的汽车减速器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双通道防尘透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