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18479.9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昌国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电动汽车 电池组 封装 结构 | ||
1.一种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基板,依次布置在金属基板上的第一高导热金属层、第一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高导热金属-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叠层、第二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第二高导热金属层以及金属盖板,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沟槽,所述沟槽贯穿第一高导热金属层、第一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高导热金属-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叠层、第二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第二高导热金属层以及金属盖板,多个锂离子电池呈矩阵排列,且分别嵌入对应的沟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银纳米粒子改性PET中的银纳米粒子为氧化银纳米粒子,银纳米粒子与PET两者间的质量比为10:100至15:100,银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2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金属-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叠层由依次层叠的高导热金属层、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以及高导热金属层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金属-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叠层由依次层叠的高导热金属层、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高导热金属层、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以及高导热金属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和所述锂离子电池均呈4×7阵列分布,所述沟槽的深度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高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和所述金属盖板的材料为铜、铝或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金属的材料为铜、银、铝、镁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板和所述金属盖板的厚度为1-3mm,所述第一、第二高导热金属层的厚度为1-10毫米,所述第一、第二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层的厚度为1-10毫米,所述高导热金属-银纳米粒子改性PET叠层中单层高导热金属的厚度为5-20毫米以及单层银纳米粒子改性PET的厚度为5-2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昌国,未经王昌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84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震安全动力电池铝壳
- 下一篇:一种车用电源风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