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12226.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控制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量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在至少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电量使用数据,确定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控制第一移动终端对第二移动终端充电,或者,控制第二移动终端对第一移动终端充电。本发明根据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控制移动终端之间的充放电,能够更充分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设备的电池容量由于受到体积、重量、价格等因素的制约而遇到了瓶颈,电池容量通常较小,造成用户必须每天至少充电一次,才能保证移动终端正常使用。如果是频繁外出的用户,还需携带笨重的移动电源。而对于频繁乘坐飞机出行的用户,由于航空公司通常不允许移动电源托运,而且对携带上飞机的移动电源也有容量的限制,给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带来了诸多不便。
随着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身边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一些移动终端可相互充电,使得电量耗尽的移动终端也可使用。然而,目前的移动终端之间相互充电的决策方法,通常是比较电压之差,电压差值大于一定的阈值就把电压较大者作为主移动终端对从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此决策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没有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程度,比如,用户此刻只需要使用主移动终端,而不需要使用从移动终端,盲目地使主移动终端为从移动终端充电,可能会造成主移动终端电量耗尽较多,影响用户使用。因此,此决策方法难免会造成错误决策,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依据电压差进行相互充电的决策方法,没有完全符合用户的需求程度,容易造成错误决策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量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在至少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电量使用数据,确定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
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控制第一移动终端对第二移动终端充电,或者,控制第二移动终端对第一移动终端充电。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当前剩余电量以及第一移动终端在至少一个统计周期内的电量使用数据,确定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以及第二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控制第一移动终端对第二移动终端充电,或者,控制第二移动终端对第一移动终端充电。
又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充放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充放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移动终端的电量需求信息,控制移动终端之间的充放电,能够更充分地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提升了移动终端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12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