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酸介导抗肿瘤药物超顺磁肿瘤靶向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8774.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勤;张宝林;苑灿灿;苏礼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02;A61K47/22;A61K47/10;A61K47/34;A61K47/60;A61K47/59;A61K31/337;A61K41/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周晟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酸 导抗 肿瘤 药物 超顺磁 靶向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叶酸介导抗肿瘤药物超顺磁肿瘤靶向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是肿瘤,化学药物是治疗鼻咽癌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化学药物对癌变细胞和人体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使其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杀伤癌变细胞,同时也杀伤正常细胞,造成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近几年以来,寻找安全有效的靶向药物是治疗肿瘤研究的一个热点。
纳米给药系统可实现在分子水平控制对药物递送和释放,通过载体修饰可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被动或主动靶向,从而大大增强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毒副作用。因此,构建一种抗肿瘤药物(PTX)肿瘤靶向给药系统,将PTX递送于肿瘤细胞内,对于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减少对其它组织的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s)可以作为磁性药物靶向载体,在有外加磁场存在时,表现出较强的磁性。SPIONs在体内既安全又易于控制,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应用前景广阔。经过水溶性聚合物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水分散性好,可将药物和铁磁性物质包裹起来,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物理作用发挥靶向性,利用体外磁场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和定位集中。PTX为脂溶性药物,难溶于水。为了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可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修饰剂对纳米氧化铁粒子进行修饰,可增强分子间的空间位作用,提高纳米粒子的水分散性,而且聚合物含有的功能基团能赋予纳米粒子某种特殊的“功能性”。
PTX的基本结构含有三环或四环骨架,并且少数具N-侧链,它的含氮取代基位于C-13位侧链上,邻近有吸电子基,并且氮原子以酰胺状态存在。PTX分子结构中都含有-CONH,-OH,C=O,C-O-C基团,可与聚乙二醇(PEG)所含的-OH基团产生氢键的作用,也会与纳米粒子表面的-C=O,-OH,C-O-C以及-N-基团之间产生氢键的作用,正是由于氢键作用,可能使得纳米氧化铁粒子对药物有较高的包封效率。
但由于载体与靶细胞结合后入胞能力较弱,相当大一部分的药物在细胞外释放,磁性纳米粒在达到肿瘤部位时往往不能顺利的裂解、释药或与肿瘤细胞结合内化,因此,在高分子对纳米微粒进行表面修饰的基础上共价结合靶向基团(如叶酸),利用靶向配体与肿瘤部位高表达的受体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叶酸受体在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而在绝大多数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利用叶酸和叶酸受体的高度亲和性,在叶酸受体的介导下将与叶酸偶联的药物转运入肿瘤细胞内,在溶酶体和内涵体低pH值酸性环境下药物释放,达到细胞内靶向化疗的目的。而且叶酸分子量较小,叶酸分子中的羧基可以通过共价键与小分子药物偶联,能较好地发挥主动靶向的作用,是较理想的靶向配体。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s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应用广泛,而作为难溶性药物PTX的靶向载体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叶酸介导抗肿瘤药物超顺磁肿瘤靶向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叶酸介导抗肿瘤药物超顺磁肿瘤靶向纳米粒,其载体叶酸介导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
进一步,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紫杉醇及其衍生物。
进一步,所述的紫杉醇衍生物为10-乙烯多西他赛或7-表紫杉醇。
进一步,所述的叶酸介导抗肿瘤药物超顺磁肿瘤靶向纳米粒,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高温热分解法合成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然后将叶酸配体通过化学法接枝在氧化铁的表面,再将抗肿瘤药物通过静电吸附和氢键载入氧化铁纳米粒子里面制得
进一步,所述的高温热分解法合成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为:将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混合均匀,在8-12min内升温至78-82℃,得混合液;将乙酰丙酮铁添加到混合液中,在78-82℃下继续搅拌8-12min后,加热至250-270℃,保温0.5-1.5h后停止加热,冷却至50-70℃,分离得到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所述的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乙酰丙酮铁的质量比为12-17∶0.1-0.5∶0.5-1。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A整个过程在磁力搅拌下进行,并通入氩气除氧。
进一步,所述的分离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修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