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6617.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杨成云;罗海波;张建;谢晓华;夏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6;H01M4/1397;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金属 氧化物 涂层 磷酸 复合 电极 | ||
1.一种表面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该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包括磷酸铁锂极片和涂层,其中,该涂层由金属氧化物、分散剂和粘结剂涂覆在磷酸铁锂极片的外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50nm~500nm,涂层的厚度为1μm~10μm,涂层的质量占复合电极总质量的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粘结剂与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二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磷酸铁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磷酸铁锂极片;
S2,将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通过分散剂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浆料;
S3,将所述浆料涂覆在磷酸铁锂极片的外表面后烘干,得到所述磷酸铁锂复合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将金属氧化物、分散剂按照10~20:1的质量比加入到溶剂中,行星球磨机以200~400rpm的转速搅拌2~24h;加入粘结剂后再以300~600rpm的转速搅拌2~24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浆料的固含量为5~1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将所述浆料加热到30~60℃,采用浸涂法、喷涂法或旋涂法涂覆在磷酸铁锂极片的外表面,40~60℃晾干后,80~120℃真空烘干,得到所述磷酸铁锂复合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将磷酸铁锂、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PVDF)均匀混合成胶体溶液,用自动涂覆机将胶体溶液均匀涂布在铝集流体上,烘干,辊压,得到磷酸铁锂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云南能投汇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66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