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草坪用弹性地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02956.2 | 申请日: | 2017-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赵辉;赵辛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3/08 | 分类号: | E01C13/08 |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草坪 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草坪用弹性地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地垫由平面弹性本体及设计在平面弹性本体上的多组透水结构构成,每组透水结构由一个圆孔和n个以圆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散的切口构成,所述平面弹性本体至少一面贴附有3D网眼布;其中,所述平面弹性本体和3D网眼布通过如下方式结合:将平面弹性本体、3D网眼布加热,在其表面产生初融状态后迅速热压复合。本发明的弹性地垫相对现有技术产品其弹性好,渗水速率高,拉扯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草坪用弹性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造草坪用弹性地垫是铺设在人造草皮下,用于吸收冲击力的弹性材料,良好的弹性地垫应当具有良好的抗震吸收能力、足够的强度和长久的弹性,在寒冷和炎热的天气与地点都可以安全使用,并且须要有非常好的排水性能。以避免在草坪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冲击伤害、排水不畅导致打滑等现象。
中国申请201420137130.5和201620390590.8公开的弹性地垫,包括平面弹性本体及设计在平面弹性本体上的多组透水结构,每组透水结构由一个圆孔和若干以圆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散的切口构成;专利201620390590.8中在地垫的弹性本体上增设了沟道,来增加地垫的渗水性能,但这两款地垫均拉扯力较弱,并且即便在弹性本体上增设沟道来增加排水,但仍然无法满足大排水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拉扯力强、渗水效果好的弹性地垫。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造草坪用弹性地垫,由平面弹性本体及设计在平面弹性本体上的多组透水结构构成,每组透水结构由一个圆孔和n个以圆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散的切口构成,所述平面弹性本体至少一面贴附有3D网眼布;其中,所述平面弹性本体和3D网眼布通过如下方式结合:将平面弹性本体、3D网眼布加热,在其表面产生初融状态后迅速热压复合。3D网眼布可以利用黏合剂直接与地垫结合,可增强地垫本身的弹性和疏水性能。本发明另外设计了一种利用热融的方式将两者复合的方法,通过将地垫、3D网眼布加热,在其表面产生初融状态后迅速热压复合,两种不同分子材料相互熔融结合,可产生很强的结合强度,并增强地垫拉扯力,减少黏合剂带来的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3D网眼布材质选用PA尼龙或丙纶。PA尼龙或丙纶材质刚性适中,且与地垫结合更牢固,尤其是采用热融方式结合时,PA尼龙或丙纶热融效果更好,与地垫的结合强度更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3D网眼布厚度范围为2-15mm。3D网眼布过薄的话弹性和渗水性能增加不明显,过厚的话影响成本,厚度一般可在2-15MM范围内根据需要选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3D网眼布优选采用单丝双面编织工艺制作,双面结构的表面密度不同,丝密度大的一面贴近平面弹性本体,结合更紧固,另一面丝密度小,便于渗水。丝直径优选在0.03-0.5mm范围内,丝直径过大会影响渗水,过小会带来成本问题,以及结构刚性问题。丝选用DTEX范围800-10000,编织1-6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平面弹性本体和3D网眼布结合的具体工艺为:在160-270℃下让平面弹性本体和3D网眼布产生初融状态,之后将平面弹性本体和3D网眼布在1-3秒内热压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n≥3,所述切口的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水滴形、菱形或其他规则形状,优选椭圆形或水滴形。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弹性本体至少一面表面设有沟道。
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弹性本体采用双层复合结构,增强地垫的缓冲减震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透水结构由一个圆孔和4个以圆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散的椭圆形切口构成;其中所述椭圆形切口的长度为3-15mm,最大宽度为1-5mm;所述圆孔内径为1-5mm;圆孔与切口的最小距离为0.5-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弗橡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调整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 下一篇:驱动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