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雄性育性的保持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9348.0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7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力耕;王峥;李健;何航;陈少霞;邓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00;A01H6/46;A01H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雄性 保持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育性恢复基因在调控小麦育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性恢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选自下列组的序列之一:
(a)如SEQ ID NO:5、6、8或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 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或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一种表达盒、表达载体或工程菌在调控小麦育性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盒、表达载体、工程菌含有如下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之一:
(a)如SEQ ID NO:5、6、8或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 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或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一种调控小麦育性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抑制或突变植株中的育性恢复基因,影响其表达水平,进而调控植物育性,其特征在于:所述育性恢复基因
(a)如SEQ ID NO:5、6、8或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 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或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突变包括在育性恢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上进行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
5.根据权利要求3-4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突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如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所导致的基因突变,化学方法包括用EMS等诱变剂处理所导致的诱变,或是通过RNAi等基因沉默手段或者通过基因编辑等方法,所述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ZFN、TALEN 、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用
7.权利要求3-6之任一所述的方法在调控小麦育性中的应用。
8.一种雄性不育系的生产或繁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
(b)将转入上述载体后形成的保持系植株自交,同时产生不含载体的
其中所述的育性恢复基因
(a)如SEQ ID NO:5、6、8或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b) 其编码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或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产或繁殖方法,其中所述的育性恢复基因FRG1由一个花粉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驱动表达,该花粉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0.根据权利要求8-9之任一所述的生产或繁殖方法,其中所述的花粉失活基因包括但不限于barnase基因、淀粉酶基因、DAM甲基化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93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