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8971.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武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3/30 | 分类号: | C07C253/30;C07C25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金碎平;袁亚军 |
地址: | 201609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酸 制备 合成 乙酰氯 毒素 溶剂 甲酸 乙酮 目标化合物 酰氯化试剂 后处理 路易斯酸 实验步骤 氧化反应 氰化物 衍生化 酰氯化 检测 催化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蒽与乙酰氯溶解在溶剂中,并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反应得到1‑乙酮蒽;S2)1‑乙酮蒽经过氧化反应,得到1‑甲酸蒽;S3)在酰氯化试剂作用下,先将1‑甲酸蒽酰氯化,除去多余溶剂后,接着与氰化物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1‑氰酸蒽。本发明提供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以廉价的蒽、乙酰氯为原料,经过三步操作简便的合成,再经后处理纯化,即可制备得到纯度98%以上的1‑氰酸蒽,不仅制备成本低,实验步骤少,操作简单,而且简单纯化后,纯度可达到98%以上,完全可以满足T‑2毒素的衍生化检测,大大降低T‑2毒素的检测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衍生化是一种利用化学变换把化合物转化成类似化学结构的物质。衍生化之后的化合物,其沸点、极性、聚集态或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新的化学性质可用于量化或分离。因此,衍生化试剂被广泛用于难分析物质的检测分析之中。如2,4-二硝基苯肼(DNPH),作为醛酮类化合物的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后的腙用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后,再蒸发、浓缩后,最后进行色谱测定。
T-2毒素是由多种真菌,主要是三线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TS)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常见的污染田间作物和库存谷物的主要毒素,对人、畜危害较大。联合国粮农组织(FAQ)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这类毒素同黄曲霉素一样,作为自然存在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源。因此,各国对T-2毒素的检测有着严格的限量要求。
目前,T-2毒素的国标检测《GB 5009.118-2016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方法中,主要包括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液相色谱法、间接ELLSA法和直接ELLSA法。采用ELLSA法时,尽管操作较为简单,无需大型的昂贵仪器,但是假阳性率较高,且定量准确性较差。因此,在精确定量上,T-2毒素依然是以液相色谱法为主。然而,在液相色谱法中,需要将T-2毒素经过1-氰酸蒽衍生化后,再进行荧光检测。但是目前尚无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的研究报道。因此,如何提供步骤少,成本低的1-氰酸蒽的合成路线,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制备成本低,实验步骤少,操作简单,完全可以满足T-2毒素的衍生化检测,大大降低T-2毒素的检测成本。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蒽与乙酰氯溶解在溶剂中,并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反应得到1-乙酮蒽;S2)1-乙酮蒽经过氧化反应,得到1-甲酸蒽;S3)在酰氯化试剂作用下,先将1-甲酸蒽酰氯化,除去多余溶剂后,接着与氰化物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1-氰酸蒽。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将乙酰氯与路易斯酸在低温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蒽在室温下与蒽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得到1-乙酮蒽。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路易斯酸与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2小时,反应温度为0-5℃;所述乙酰氯与蒽的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24-48小时,反应温度为20-30℃。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中路易斯酸为三氯化铝、四氯化锡或五氯化铌。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1-乙酮蒽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回流反应一段时间;经过氧化反应,乙酰基被氧化成羧基,得到1-甲酸蒽。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与1-乙酮蒽的摩尔比为40:1-50:1,回流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2-4小时。
上述的1-氰酸蒽的合成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过硫酸铵或高锰酸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9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