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5445.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卫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H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32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臂固定板 肘关节功能 康复装置 螺旋弹簧 短杆 底座 柔性连接组件 大臂固定板 康复效果 驱动机构 线性电机 连接板 连接耳 固接 背面 辅助医疗器械 底座铰接 康复需求 铰接轴 输出端 肘关节 铰接 损伤 康复 | ||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效果好的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设置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小臂固定板和大臂固定板背面均设置有连接耳,并通过连接耳处的铰接轴与底座铰接。小臂固定板靠近空隙的端部背面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底座上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线性电机及柔性连接组件。柔性连接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短杆,短杆的一端与线性电机的输出端铰接,短杆的另一端与螺旋弹簧的一端固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接。本发明更加适应康复初期的康复需求,避免对肘关节造成损伤,极大的提高了康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肘关节是上肢重要的功能关节。肘关节或上肢手术,例如骨科跨关节手术或者神经外科周围神经修复手术等,在术后需要将肘关节进行外固定,但固定结束后,往往留下肘部不能自主弯曲、伸展不灵活或者自主弯曲角度足的后遗症。目前针对该后遗症的常规做法是通过人工对患者上肢进行辅助重复伸展来达到逐步康复的目的,此种方式耗时耗力,对于护理人员来讲劳动强度偏大。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针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辅助装置,目前这类装置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将患者大臂和小臂分别固定在大臂板和小臂板上,小臂板与大臂板相互铰接,并通过设置在大臂板上的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源,并驱动小臂板往复转动,从而实现辅助康复的目的。
然而这类装置仍然存在众多的缺陷,例如:现有的康复辅助装置,由于大臂板采用固定设置,且用于驱动小臂板的驱动力过于机械化,导致小臂板在弯曲的过程中刚性过大,容易对肘关节造成损伤。尤其针对康复初期的病患,肘关节弯曲量不宜过大,而现有的康复辅助装置的小臂板在弯曲的过程中缺乏弯曲缓冲量(电机转动多少,小臂板就弯曲多少),导致在康复初期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效果好的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肘关节功能康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分别设置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所述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的截面均呈C字形且C字形的内部构成患者手臂的容纳腔,所述小臂固定板和大臂固定板的一端相对布置且二者之间留有空隙;小臂固定板和大臂固定板靠近空隙一端的背面均设置有连接耳,并通过穿设在连接耳处的铰接轴与底座构成铰接;
所述小臂固定板靠近空隙的端部背面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小臂固定板垂直;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线性电机及用于连接线性电机与第一连接板的柔性连接组件;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与线性电机的输出端铰接,短杆的另一端与螺旋弹簧的一端固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接。
优选的,所述短杆远离线性电机输出端的一端设置有相垂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对应设置有弹簧安装管,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位于弹簧安装管内。
优选的,所述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粘接在大臂固定板或小臂固定板内壁上的C字形的布气囊,所述布气囊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微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微型气泵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一根捆带,所述捆带之间通过粘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更加适应康复初期的康复需求,避免对肘关节造成损伤,极大的提高了康复效果。具体来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将患者的大臂和小臂分别固定在大臂固定板和小臂固定板上,并将患者的肘关节对准空隙。线性电机启动,通过柔性连接组件推拉第一连接板,从而带动小臂固定板转动。在小臂固定板转动的过程中。动力依次通过短杆、螺旋弹簧和第一连接板进行传递,螺旋弹簧的伸缩特性能够避免动力的刚性传递,缓冲患者肘关节的受力。同时,由于大臂固定板也采用铰接的设置,能够进行转动,因此,患者在感受到明显的痛楚时,可调整自身站位,以改变大臂的固定角度。从而避免肘关节受损,尤其适合康复初期的患者进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卫,未经陈红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散乱的纸卷盒
- 下一篇:一种双冷场连续制备高品质铝合金扁锭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