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轨迹全包挡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4048.3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8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杰;丁文勇;石军锋;罗庆玉;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8 | 分类号: | E02F9/08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挡泥板 安装臂 挡泥板 固定挡泥板 安装支座 铰接支架 铰接 装载机 安装方式 操作习惯 轨迹可变 双自由度 维护空间 限位机构 影响客户 整机外观 内夹角 铰点 | ||
本发明涉及挡泥板,为解决现有装载机全包挡泥板单铰点安装方式不能同时解决挡泥板布置和间隙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变轨迹全包挡泥板,包括固定安装的固定挡泥板、与固定挡泥板配套使用的活动挡泥板,活动挡泥板通过铰接支架安装,铰接支架包括安装支座、连杆、安装臂,连杆一端与安装支座铰接,连杆另外一端与安装臂一端铰接,安装臂另一端与活动挡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挡泥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杆与安装臂之间所成朝向活动挡泥板打开方向上的内夹角小于150度;本发明通过双自由度确保轨迹可变,同时通过限位机构确保全包打开、关闭在一个设计需要的范围内实现运动,不但成本低,而且也不影响客户操作习惯,就能实现整机外观质量和足够的维护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挡泥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变轨迹全包挡泥板。
背景技术
现有装载机全包挡泥板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种,全包圆弧挡泥板在装载机尾部部位通过铰链连接,前端打开后绕着铰链往后做圆弧轨迹运动;第二种,全包圆弧挡泥板在装载机中部部位通过铰链连接,从后端打开圆弧挡泥板,绕着铰链往前做圆弧轨迹运动。在这种打开方式的挡泥板中,全包挡泥板通常由两块拼接而成,其中一块相对车体固定,另外一块通常为全包挡泥板的后半部分,呈圆弧状,该部分挡泥板绕一个固定铰接点转动,实现挡泥板的打开或关闭,但为了避免该部分挡泥板与固定的挡泥板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干涉,因此活动转动的挡泥板关闭与固定的挡泥板拼接后,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第三种,全包挡泥板直接安装在后罩上,跟后罩成刚性一体,随着机罩的前翻、后翻做圆弧轨迹运动。
对于第一种,整个挡泥板绕铰链转动,打开后展现的维修空间大,但转动打开的空间要求大;对于第二种,转动打开的空间要求小,但是打开后展现的维修空间也小,不便于维修,另外还往往因为
对于第三种,则增加发动机罩的重量,增大发动机打开的难度。
另外随着装载机对工业外观造型的要求提高,同时为确保零件通用、模具化等各种复杂情况,更多情况会选择一款挡泥板用在好几款装载机上,这样在空间布置上,位置不一定足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装载机全包挡泥板单铰点安装方式中拼接间隙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铰点安装、拼接间隙小的变轨迹全包挡泥板。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变轨迹全包挡泥板,包括固定安装的固定挡泥板、与固定挡泥板拼接配对的活动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活动挡泥板通过铰接支架安装,所述铰接支架包括固定安装的安装支座、连杆、安装臂,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支座通过第一销轴铰接,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与安装臂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铰接,所述安装臂的另一端与活动挡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互平行。在活动挡泥板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杆与安装臂之间所成朝向活动挡泥板打开方向上的内夹角小于150 度;所述内夹角的更优值小于120度。
上述变轨迹全包挡泥板,所述铰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固定挡泥板和活动挡泥板的下方。例如所述安装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挡泥板上,也可以安装在车架上。
上述变轨迹全包挡泥板,在连杆与安装臂之间设置有推动安装臂转动使内夹角增大的弹性装置。
上述变轨迹全包挡泥板,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臂固定连接。该弹性装置可以是气弹簧或弹簧板或螺旋弹簧。
上述变轨迹全包挡泥板,所述弹性装置是与连杆和安装臂两者之一固定连接、与另一个接触连接的弹性块。所述连杆上设置有限制内夹角张开最大值的限位块。弹性装置与限位块共同作用,使得安装臂在与限位块接触限位时,安装臂与连杆之间保持一定的刚度,在安装臂上所受到的力小于弹性块的弹力时,安装臂与连杆之间不相互转动,只绕第一销轴转动。
上述变轨迹全包挡泥板,所述安装臂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的角度小于10°。(同样,不一定是限位块的作用,气弹簧和也可以现在转动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4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剖面琉璃瓶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可分离的铰接式城市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