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7561.X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松;李志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业务 跟踪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支撑日益增长的庞大业务量,我们会把服务进行整合、拆分,使我们的服务不仅能通过集群部署抵挡流量的冲击,又能根据业务进行灵活的扩展。其中,一次用户请求少则经过三四次服务调用完成,多则跨越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服务节点。而相关技术中,只是单靠人力来掌握整个请求中各个阶段的性能开销,这种办法,针对少数的服务调用来说可以实行,但对于掌握跨越几十个甚至是上百个服务节点的性能开销来说非常困难,更无法快速的定位系统中性能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该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能收集来自各个异构系统的微服务的实时监控数据,并呈现出微服务结构下的依赖关系,从而能达到追踪微服务架构下的系统延时问题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业务跟踪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包括:收集数据模块,所述收集数据模块用于接收分布式各个业务系统的服务器处理的微服务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微服务为用户请求拆分成多个有依赖关系的微请求;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收集数据模块相连,用于存储所述收集数据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查询模块,所述查询模块与所述存储模块相连,用于在接收请求后触发查询以获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查询模块相连,用于显示所述查询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能收集来自各个异构系统的微服务的实时监控数据,并呈现出微服务结构下的依赖关系,从而能达到追踪微服务架构下的系统延时问题的目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分成多个有依赖关系的微请求,以使分布式各个业务系统的服务器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包括:调用服务、缓存服务、数据库服务和RPC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处理服务时长、各个服务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查询结果以键值对的形式呈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业务跟踪方法,包括:接收分布式各个业务系统的服务器处理的微服务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微服务为用户请求拆分成多个有依赖关系的微请求;存储所述收集数据模块接收的数据信息;接收请求后触发查询以获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数据;显示所述查询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分布式业务跟踪方法,能收集来自各个异构系统的微服务的实时监控数据,并呈现出微服务结构下的依赖关系,从而能达到追踪微服务架构下的系统延时问题的目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请求包括:调用服务、缓存服务、数据库服务和RPC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信息包括:处理服务时长、各个服务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查询结果以键值对的形式呈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的结构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及方法。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布式业务跟踪系统,包括:收集数据模块110、存储模块120、查询模块130和显示模块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5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产品热设计最佳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电源在位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