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研究受试者随机化分组及治疗方法分配的错误识别与纠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639.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2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肖亮;李海为;辛卫权;黄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太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2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路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研究 受试者 随机化 分组 治疗 方法 分配 错误 识别 纠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研究受试者随机与治疗方法分配错误的识别与纠正方法,该方法采用二次校验机制,包括随机过程的校验和对治疗方法分配过程的校验。在随机化过程中运行受试者随机化分组的算法一以及用于验证算法一是否出错的算法二;如果算法二验证算法一结果正确,则随机正确,完成分组;如果算法二验证算法一结果错误,则出现随机错误,进行系统报错。本发明方法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降低随机化分组和治疗方法分配的错误发生率。该方法所包含的错误识别与纠正方法,以计算机替代了人工,可以节约人工校验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研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临床研究受试者随机化分组及治疗方法分配的错误识别与纠正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研究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单位为主要研究机构,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临床研究常常涉及多种治疗处理的措施,包括药物、医疗器械、物理、激光、放射等。随机试验又称为随机对照试验,对参与研究的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目的是避免人为地选择性偏倚,使进入试验的两组或多组在基线特征上尽可能保持一致,即保证统计学上组间的可比性,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通过随机化分组,我们可以使进入各试验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病程长短等诸多影响预后的已知和未知因素尽可能均衡地分布到各组中去,这样才能得知任何一个结局在组间存在的差异只是由于干预措施的不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患者特征的分布不均、预后不同而造成的。在一个新药或其他治疗方法上市前,往往要开展多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证明药物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患者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往往需要采用随机的方法,即不同的受试者分配到哪个治疗组别是根据某种随机方法而设定的,事先是不确定的。在后文叙述中,为便于描述,在多处以“药物”为例,同理也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中的盲法是指为避免设计、资料收集或分析阶段容易出现信息偏倚而在设计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使研究者或研究对象不明确不同组别药物的分配,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盲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设计、药物发放、资料收集或分析阶段容易出现信息偏倚。盲法分为单盲、双盲、三盲。为了保证科学性,除非试验的设计无法采用盲法,临床试验应尽可能设计并执行多盲试验。在盲法试验中,为了维持盲态,试验相关人员可能不知道患者分配在哪个治疗组别,也不知道接受了哪种药物的治疗。临床研究开展中,一个患者一旦分组成功,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接受相应组别的药物发放和药物治疗。在药物发放的环节,如果治疗方法分配错误,将导致随机、盲法试验的错误,乃至试验整体的失败。
在实施盲法的过程中,运行随机过程产生的随机分组结果应处于盲态,也就是不知道受试者分配到哪个组别,该过程称为随机盲法,试验产生的全部受试者分组结果列表称为随机盲底。实施盲法过程中,随机分组前还应需要预先对药物进行编盲。编盲就是对药物进行编号,每个号码对应一个组别和相应组别的药物;分配药物的时候,只知道药物编号,不知道是何种药物。全部试验用药编盲产生的药物列表称为药物盲底。
随机和盲法的一般实施流程和步骤为:
第一步,随机方法的设置:对于静态随机,一种实现方式是预先设置好随机编号及对应的试验分组,并将试验编号及对应的试验分组表(随机盲底)导入随机软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静态随机及相应的盲底,比如软件自动生成随机编号及对应的试验分组;对于动态随机,预先在软件中设置好分层的随机参数,包括分层因素、各因素的权重,以及采用的动态随机方法。
第二步,运行软件,受试者获得一个随机编号;
第三部,软件运行随机算法,对随机编号指定试验的组别;
第四步,软件根据随机结果,在库存中指定对应组别某个编号的治疗药物;
第五步,根据随机编号和药物编号,发放对应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太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太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