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之形升降顶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75182.9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尚诚德;聂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菁华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4 | 分类号: | B60L53/14;B60L53/16;B60L5/38;B66F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移动 充电 升降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之形升降顶刷系统,涉及电动汽车充供电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之形升降杆、刷电机构和稳定部件,刷电机构通过之形升降杆提升与导电轨组接触连接电网刷取电能,稳定部件保障刷电过程顺畅,实现了电动汽车在行驶中为电池连续充电,颠覆了停车充电的思维,解决了电动汽车远程续航里程焦虑问题,降低了对动力电池续航里程过高要求,有利于降低电动汽车造价,便于电动汽车推广普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移动充电之形升降顶刷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全球普遍面临环保压力和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一是环境方面,首先城市雾霾日趋严重急需防治解决。其次整个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升高,《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要求实现温室气体排放不再继续增加。二是化石能源面临枯竭,虽然新发现的页岩气和可燃冰容量不小,但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短期难以利用,必须开发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噪声低,能源效率高,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发展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势在必行。近几年电动汽车产业在各国倡导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短程乘车出行,但动力电池远程续航能力不足、充电速度不快,导致的里程焦虑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技术瓶颈,影响着电动汽车推广普及。
目前破解里程焦虑难题的常规思路是:一方面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积极增加续航里程,另一方面,广泛建设充电桩,设法提升电池充电速度。这种思路貌似能够解决问题,但实质上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里程焦虑的难题:因为电池容量与充电时间是一个矛盾体,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来延长续航里程,势必会相对延长充电时间,尽管快充技术进步有利于缩短充电时间,但快充会减少电池循环次数、缩短电池寿命,加剧安全风险,并且还要受电网负荷制约,不可能无限地加快下去,肯定存在一个极限无法继续突破,所以期望通过不断提升电池容量、不断加快充电速度,来达到与加油一样方便的设想是不现实的。即便理论上存在这样的技术产品,也是不可推广的,因为大容量快充车辆的造价极其昂贵,像特斯拉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只有富人能享用和消费得起,难以成为国民车被大众接受。这个常规思路实质上是沿用了燃油车辆停车加油的思维来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希望像建设加油站一样建设充电桩来解决车辆充电问题,但电与油的存在形式不同,导致电池与油箱充注效果肯定不同,油箱对加油速度没有特定约束,但电池对充电速度存在着很多制约,过快充电会减少电池循环次数、缩短使用寿命,而且还受电网负荷制约,不能像想象的那样随意提高充电速度。电能难以像燃油先储存下来后,再像加油一样方便地给停下来车辆加注,总之停车充电永远不能像加油一样方便,这种思路难以破解里程焦虑问题。倘若撇开这一固化思维,不难发现电能输送与燃油输送明显不同,燃油可以通过罐车送到加油站,实现停车定点加注,而电能具有极好的流动性,优势是能够通过电网便捷传输并且可以随用随取、源源不断,不必像加油一样采取停车加注,可以像高铁一样从电网上移动着刷取,实现边行边供边充,若充电的过程又是行驶的过程,就可以避免停车等候的焦虑,结果移动充电比停车加油还要方便,这样思路一变,充电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里程焦虑不再是问题了。考虑到近80%的汽车用户每日实际行驶里程通常在80公里以内,平时不远程行驶可利用充电桩在夜间慢充多使用谷电,远程出行时,利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这样续航能力不足的电动汽车借助高速公路网的移动充供电系统,巧妙地解决了远程无限续航的难题。
将来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不断进步,更有利于移动充电技术推广,若在不影响电池安全的前提下,能实现5-10分钟充满电,届时车辆的电池容量就不必再追求500公里甚至更远的续航里程了,或许100-200公里续航里程就足够了,那时车辆成本会大大降低,推出低于10万元的国民车不再是梦想,电动汽车又便宜又方便还环保,跨入井喷发展的新时代指日可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菁华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菁华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75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