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屏蔽方法和干扰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6913.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蔡诚诚;陈树洁;苏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4W48/10;H04W48/16;H04W4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曹杰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屏蔽 方法 干扰 基站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屏蔽方法和干扰基站,该方法包括:干扰基站若判断获知满足屏蔽触发条件,则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屏蔽控制参数和屏蔽服务类型;将广播消息中的初始控制参数替换为屏蔽控制参数,并向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以使得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优先选择干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若接收到移动终端根据屏蔽控制参数发送的接入请求,则根据预设的屏蔽终端白名单,响应屏蔽终端白名单中的移动终端对应的接入请求,并在建立通信连接后根据屏蔽服务类型对移动终端进行屏蔽处理。应用本发明的方案,可在实现待屏蔽的移动终端的服务屏蔽同时,减少对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蔽方法和干扰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通信的泄密问题也备受重视。由于无线信道具有开放性,只要利用相应的接收设备,就能够截获手机的通信信息,并对其进行定位、跟踪和监视。然而,在涉密会议室、监狱以及国家重要政府、军事部门等特殊环境中,为了防止手机通信泄密,是不希望能进行手机通信的。为此,可以利用信号屏蔽装置切断手机与基站的联系,从而使任何通信工具和接收设备都无法获得手机的信息。
目前,现有提出了一种信号同步干扰的信号屏蔽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对屏蔽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扫描,判断捕获的无线信号是否为已知待屏蔽信号;通过屏蔽设备对已知待屏蔽信号进行干扰,从而影响待屏蔽信号的正常发送。
其中,通过屏蔽设备对已知待屏蔽信号的干扰主要是通过屏蔽设备发射大功率的白噪声作为干扰信号,使得基站的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低,从而无法从接收信号中正常解调屏蔽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实现屏蔽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信号屏蔽。
然而,由于干扰信号存在一定的覆盖范围,因此,在屏蔽设备对已知待屏蔽信号进行干扰而发射大功率的干扰信号时,干扰信号覆盖范围内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也将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使得基站无法正常解调出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发射的无线信号。
所以,现有通过这种基于干扰信号的屏蔽方案,大功率的干扰信号阻断屏蔽区域的移动终端与基站的通信的同时,也会对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正常通信造成干扰,从而降低无需屏蔽的终端用户的服务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对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干扰的屏蔽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屏蔽方法和干扰基站,实现待屏蔽的移动终端的服务屏蔽同时,减少了对无需屏蔽的移动终端的通信干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屏蔽方法,包括:
干扰基站若判断获知满足屏蔽触发条件,则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屏蔽控制参数和屏蔽服务类型;
所述干扰基站将广播消息中的初始控制参数替换为所述屏蔽控制参数,并向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优先选择所述干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若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屏蔽控制参数发送的接入请求,则根据预设的屏蔽终端白名单,响应所述屏蔽终端白名单中的移动终端对应的接入请求,并在建立通信连接后根据所述屏蔽服务类型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屏蔽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扰基站,包括:
处理器,用于若判断获知满足屏蔽触发条件,则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屏蔽控制参数和屏蔽服务类型;将广播消息中的初始控制参数替换为所述屏蔽控制参数;
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发送广播消息,以使得所述目标区域内的移动终端优先选择所述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屏蔽控制参数发送的接入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