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65437.3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6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王成会;唐青;陶朱;张红;姚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0 | 分类号: | C07F3/00;C07F1/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石诚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离子溶液 荧光材料 有机固体 超分子 瓜环 铰接 制备 组装 二次蒸馏水 沉淀收集 发光效率 溶液混合 非辐射 红外灯 可控性 烘干 荧光 衰减 猝灭 沉淀 按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按摩尔比计,主要由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15~20份,碱性黄溶液1~3份,金属离子溶液1000~1200份制成。按以下步骤制成,将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和碱性黄溶液混合,加入5毫升的二次蒸馏水搅拌,搅拌时间为50~60秒,得A品;在A品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搅拌20~40秒,产生沉淀,离心,将产生的沉淀收集后在红外灯下烘干50~60分钟,即得。本方法制备简单,可控性强,具有在固态时因分子间强烈相互作用不能导致非辐射衰减,发光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未产生荧光猝灭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固体荧光材料广泛应用于通讯、卫星、光学计算器、生物分子探针等高科技领域。与无机固体发光材料相比,有机固体发光材料具有发光效率好、Stokes位移大、可修饰性强、发射光谱宽,吸收与发射截面积大等特性。但是大部分荧光材料在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在固态时因分子间强烈相互作用而导致非辐射衰减,使发光效率迅速下降,发光效率低,持续时间短,产生聚集荧光猝灭。而实际应用时需要将发光材料制成薄膜或固体,固态时荧光猝灭限制了荧光材料的应用。因此,现有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存在在固态时因分子间强烈相互作用而导致非辐射衰减,发光效率低,持续时间短,产生聚集荧光猝灭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在固态时因分子间强烈相互作用不能导致非辐射衰减,发光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未产生荧光猝灭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按摩尔比计,主要由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15~20份,碱性黄溶液1~3份,金属离子溶液1000~1200份制成。
前述的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按摩尔比计,主要由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15份,碱性黄溶液1份,金属离子溶液1000份制成。
前述的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所述金属离子为锂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或钡离子。
前述的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所述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与碱性黄溶液的摩尔比为15~20:1;所述金属离子溶液与碱性黄溶液的摩尔比为1000~1200:1。
前述的通过超分子组装的固体荧光材料,所述的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是浓度2×10-3mol/L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所述的碱性黄溶液,是浓度1×10-3mol/L的碱性黄溶液;所述的金属离子溶液是浓度1M的高氯酸盐溶液。
前述的通过超分子组装的有机固体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铰接十四元瓜环溶液和碱性黄溶液混合,加入5毫升的二次蒸馏水搅拌,搅拌时间为50~60秒,得A品;
(2)在A品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搅拌20~40秒,产生沉淀,离心,将产生的沉淀收集后在红外灯下烘干50~60分钟,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将金属离子引入到铰接十四元瓜环/碱性黄主客体配合物的水溶液体系中,通过超分子组装得到具有荧光性能的超分子有机固体荧光材料。本方法制备简单,可控性强,制得的固体荧光材料具有有发光效率高,持续时间长。因此,本发明具有在固态时因分子间强烈相互作用不能导致非辐射衰减,发光效率高,持续时间长,未产生荧光猝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铰接十四元瓜环的结构式;
图2是本发明碱性黄的结构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5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