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5251.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汉奇;陆冲;李勇锋;马雪华;张俊超;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李勇锋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10;C08L25/14;C08L29/04;C08L71/02;C08L67/04;C08L39/06;C08L67/02;C08J9/28;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余永莉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材料包括:分散相A、中间部分B和连续相C,其中,分散相A、中间部分B和连续相C均为聚合物材料,分散相A以微小粒子的形式通过中间部分B的粘接作用分布在连续相C中,所述分散相A与连续相C之间存在孔隙,所述中间部分B的软化温度低于连续相C的软化温度,且连续相C的软化温度低于分散相A的软化温度,所述中间部分B的冷却收缩率大于分散相A的冷却收缩率,且分散相A的冷却收缩率大于连续相C的冷却收缩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以微小粒子形式分布的分散相A的至少一部分外表面通过中间部分B的粘接作用结合在连续相C的内表面和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C的外表面具有若干连接至分散相A的通道,所述通道与存在于分散相A和连续相C之间的所述孔隙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A、中间部分B和连续相C分别为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乳酸、聚己内酯、丁二醇酯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烯醇、多糖、胶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选自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戊酸酯、聚3-羟基己酸酯、聚3-羟基辛酸酯、聚羟基丁酸戊酸酯、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糖选自淀粉、纤维素、几丁质、菊糖、琼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间部分B所用的聚合物材料加入溶剂中,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得到中间部分B所用材料的溶液,作为第一包覆液体;
2)将分散相A所用的聚合物材料和所述第一包覆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包覆均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溶剂,得到第一包覆产物;
3)将连续相C所用的聚合物材料加入水中,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得到连续相C的溶液作为第二包覆液体;
4)将步骤2)所得的第一包覆产物与步骤3)所得第二包覆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包覆均匀,放入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溶剂,得到第二包覆产物;
5)将步骤4)所得的第二包覆产物放入具有一定形状的容器中,再放入干燥箱中,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的同时,升高温度到连续相C的软化温度以上和分散相A的软化温度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再缓慢冷却后得到最终包覆产物;
6)将步骤5)得到的最终包覆产物放入容器中,对所述最终包覆产物进行抽真空处理,即可得到一种多孔材料。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材料在污水处理中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李勇锋,未经华东理工大学;李勇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2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