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压铸品的固定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3051.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道山和佳子;日比野委茂;宇野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33/20 | 分类号: | F16L33/20;F16F13/00;B22D17/00;C2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工用 压铸 制造 方法 使用 固定 构造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7月26日提交的名称为“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压铸品的固定构造”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4611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塑性加工而构成防振装置、防振软管构成部件和振动传递部件的固定构造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固定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通过塑性加工而相对于作为振动传递部件的托架、金属座等将防振装置、防振软管构成部件等固定的固定构造。具体而言,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4954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通过铆接等塑性加工而将构成防振装置的第二安装部件固定于作为安装于车辆车身等的振动传递部件的托架。
但是,通过塑性加工而固定于托架的第二安装部件以往一般设为由铁形成的高刚性部件,但为了满足针对轻量化的高度的要求等,目前还在采用由铝合金形成的第二安装部件。特别是通过普通的压铸而形成的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具有适合于产品的批量生产、且由于是模塑成形而产品的形状自由度较大等优点,因此,正在研究面向广泛范围的应用。
但是,若作为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而制造在成形之后需要塑性变形的第二安装部件,则与铁制的第二安装部件相比,有可能在铆接等塑性加工时产生裂痕、龟裂、裂纹等。即,对于铝合金的普通压铸成形品而言,在成形时金属熔液与模具接触而急速冷却,从而,该压铸成形品在表层形成致密且坚硬的凝固层(冷硬层),因此,在塑性加工时容易产生表层的裂纹。其结果是,通过使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发生塑性变形而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难以应用于如第二安装部件和托架的固定构造那样要求固定的可靠性、耐久性、固定强度等的部位,特别是难以在输入有振动的防振装置和振动传递部件的固定构造中采用。
同样,在通过对外插于作为防振软管构成部件的软管主体的端部的、环状的铆接金属件实施缩径等塑性加工而利用铆接金属件相对于软管主体将插入于软管主体的端部的金属座固定的构造中,若将铆接金属件设为铝合金的压铸成形品,则在缩径等塑性加工时有可能破损,难以确保固定构造的可靠性、耐久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495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塑性加工时难以产生裂纹等,还能够在输入有振动的固定结构等中采用的、新型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新型的固定构造。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下面,对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可以通过尽可能任意的组合而采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通过塑性加工而构成防振装置或防振软管构成部件、和振动传递部件的固定构造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压铸成形工序,通过普通压铸对所述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进行成形;以及热处理工序,对成形后的该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实施退火的热处理。
根据这样的依照第一方式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通过热处理而使得在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表面形成的凝固层(冷硬层)软化,由此能实现针对塑性加工的韧性的提高,从而能防止塑性加工时的裂纹等。
而且,输入有振动的防振装置或防振软管构成部件、和振动传递部件的固定构造,由通过热处理而防止塑性加工时的裂纹等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构成,从而能实现固定构造的耐久性、可靠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记载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1.5小时~3小时内进行所述退火的热处理。
根据第二方式,将热处理的时间设为1.5小时以上,由此能够通过低温下的热处理而有效地防止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在塑性变形时的裂纹等。另外,通过将热处理的时间设为3小时以下,能够以优异的生产率而制造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记载的塑性加工用铝压铸品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以330℃~400℃的温度进行所述退火的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羊绒压缩处理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拉罐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