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及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1330.5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2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罗琦;蔡兰兰;刘媛媛;江海涛;杨鹏;梁鼎;龚俭;张辉;张清杰;翟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00 | 分类号: | H02S10/00;H02S40/22;H02S40/42;H02S40/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孙方旭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倍 聚光 太阳能 热电 光电 复合 联产 组件 组装 装置 | ||
1.一种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透镜阵列、组件框架、长透气封板、短透气封板、底部组合支撑、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中部组合支撑、底板、导线管和支脚;其中聚光透镜阵列的中部通过中部组合支撑的可调高度顶针-支撑,四周通过A-B组分胶粘接在组件框架上,由于组件框架截面的凹槽结构,组件框架的四周分别扣入长透气封板和短透气封板,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通过底板紧固螺栓-固定在底部组合支撑上,底部组合支撑通过圆锥定位销与底板连接定位,底板通过花型开裂螺钉与组件框架下部固定,中部组合支撑上的中立柱通过上膨胀紧固件和下膨胀紧固件固定到组件框架上,导线管安设在相邻的两根底部组合支撑之间,组件框架的下部配设有支脚,底部组合支撑包括光漏斗支撑梁、底部横梁、自膨胀紧固件和圆锥定位销组成;其中光漏斗支撑梁和底部横梁通过相嵌合的截面拼装在一起,再通过自膨胀紧固件固定,圆锥定位销用于底部组合支撑在底板上的定位;光漏斗支撑梁和底部横梁的截面设计为相对扣合状;光漏斗支撑梁和底部横梁截面形状一致;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包括选择分光镜、固定压板、反光封装结构板、辅散热器、太阳能接收器、能量均化发电器、压环、保温桶、隔热板、减反吸收体、漏斗式热电器件、主散热器、压环紧固件、自定位膨胀紧固件、反光封装螺钉、光电紧固件、隔热板紧固件和底板紧固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其特征在于,聚光透镜阵列将照射到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的太阳光进行聚集,由12个子聚光透镜拼接组成,材料为PMMA或者玻璃或者硅胶;底部组合支撑的数量为4个,单个底部组合支撑上安装有3个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成3x4的阵列分布,数量为12个;导线管为中空圆管,安装在相邻底部组合支撑之间,用于防止导线被太阳光线灼烧,数量为3个,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支脚安设于组件框架的底部四角处,数量是4个,用于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的使用安装,材料为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倍聚光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联产组件,其特征在于,底部横梁上3有个圆形开口,与光漏斗支撑梁上开设的3个方形开口中心相对,用于安设热电-光电复合联产单元;其中漏斗式热电器件安设于主散热器中部,漏斗式热电器件上表面放置有减反吸收体,隔热板嵌套入减反吸收体并通过隔热板紧固件与主散热器固定,漏斗式热电器件与保温桶同心安装,保温桶下部安设有压环,压环通过压环紧固件与主散热器固定,选择分光镜通过固定压板与保温桶固连,固定压板通过自定位膨胀紧固件与光漏斗支撑梁,光漏斗支撑梁的方孔内通过反光封装螺钉安装有反光封装结构板,辅散热器与主散热器成度安装,辅散热器通过光电紧固件安装与光漏斗支撑梁上,太阳能接收器通过导热胶镶嵌于辅散热器中,能量均化发生器通过光学胶与太阳能接收器粘接;选择分光镜的上表面为角度差分曲面,其角度根据设计需要改变,能够选择性改变透射到漏斗式热电器件表面的光线能量和反射到太阳能接收器表面的光线能量,减少选择分光镜的反射能量散失;选择分光镜的基底为曲面增透玻璃;漏斗式热电器件中心为漏斗式中空;太阳能接收器为硅太阳能电池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或多节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均化发生器内表面为硅太阳能电池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或多节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主散热器底部散热片呈由中心向外的环状波浪形散射,材料为铝或铜;辅散热器截面呈波浪线散开状,轴向为U形分布,材料为铝或铜;漏斗式热电器件与主散热器、漏斗式热电器件与减反吸收体、太阳能接收器与辅散热器之间均粘接有导热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3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