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1235.5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艾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朝君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H02J7/35;H02J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地震设备 混合发电系统 动力装置 工作探测 水热 地下 探测 地热能 电机调速装置 充电控制器 动力电动机 并联连接 能量储存 外接充电 循环充电 依次串联 自动发电 逆变器 地热 备用 燃料 转换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是水热、地热能混合发电系统,充电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电机调速装置及动力电动机依次串联而成,所述的蓄电池为两个,并联连接。由此也有条件增加一个备用循环蓄电池,然后利用水热、地热混合发电系统保证其中一种电能给蓄电池循环充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探测地震设备需要燃料和外接充电的难题,从而实现了各种探测地震设备自动发电转换能量储存并长期地下自动工作。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各种探测地震设备的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
2.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其中大多数震级较小或发生在海底等偏远地区,不为人们所感觉到。但是发生人类活动区强烈地震往往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可直接造成建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破坏地面,产生地面裂缝,塌陷等;发生在山区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雪崩等;而发生在海底的强地震则可能引起海啸。余震会使破坏更加严重。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以及管道破裂等引起的火灾,水灾和毒气泄漏等。此外当伤亡人员尸体不能及时清理,或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在有些地震中,这些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能超过地震带来的直接破坏。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并於138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但只是对地震发生后的一种记录仪器,并不能对地震做任何预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尝试著对地震做出预报,以便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减小地震灾害的损失。一般认为科学的地震预报应对一次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由於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地震预报技术尚不完善,成功的例子很少,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世界上首次成功预报的地震是1975年2月4日发生在中国辽宁海城的黎克特制7.3级地震。中国的地震部门在震前数小时正式发布了临震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防护措施,疏散了大量居民。据信这次成功的预报避免了数万人的伤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比较广泛的地震监测台网,用专业仪器探测,如地形变、地磁场、重力场、地温梯度、地应力的异常等地震前兆现象进行观察和监测实现对地震的临短期预报。以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然而现有的探测地震设备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燃用不可再生能源柴油或重油或者外接充电。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需要寻找替代能源,最好是可再生能源;
2.由于现有探测地震设备使用燃料或外接电源,受燃料量和外接充电的限制,很难长期地下探测。
3.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现提出一种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各种探测地震设备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大大减轻各种探测地震设备的重量,减小各种探测地震设备的占用空间,降低各种探测地震设备生产成本,且能实现各种探测地震设备自动发电转换能量储存并长期地下自动工作。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长期地下自动工作探测地震设备的动力装置是水热、地热混合发电系统,充电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电机调速装置及动力电动机依次串联而成,所述的蓄电池为两个,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朝君,未经艾朝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