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8013.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西本直矢;大隈敬;美马壱晃;奥尚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90 | 分类号: | B60N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日本埼玉县朝***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 ||
一种减少表皮材料拉入位置的数量并且可轻量化的支撑垫。设置于车用座椅的侧部的支撑垫(10)具备框架(F)、在框架(F)上形成于上下方向的拉入槽(14)、覆盖框架(F)的表面的表皮材料(20)、形成于框架(F)的里面并卡止表皮材料(20)的卡止部(15)。通过拉入槽(14)从表面被拉入里面的表皮材料(20)的第1端部(20A)以及从表面挂在框架(F)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上并被拉入里面的表皮材料(20)的第2端部(20B)一同被卡止于卡止部(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侧部具备支撑垫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用座椅中,特别是在车用座椅的后部座椅中,存在在具备座椅靠背及座椅衬垫的座椅主体的侧部具有支撑垫的座椅。另外,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支撑垫设置了可开关的收纳部的后部座椅。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47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支撑垫的样式形状复杂化的话,用于拉入支撑垫的表皮材料的卡止部的数量增加,导致支撑垫的成形变得困难,并且增加了支撑垫的重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得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支撑垫的车用座椅,该支撑垫减少表皮材料拉入位置的数量并且可实现轻量化。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一种在侧部具有支撑垫的车用座椅,所述支撑垫具备框架、在所述框架上形成于座椅上下方向的槽、覆盖所述框架的表面的表皮材料、形成于所述框架的里面并卡止所述表皮材料的卡止部,通过所述槽从所述表面被拉入所述里面的所述表皮材料的第1端部及从所述表面挂在所述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并被拉入所述里面的所述表皮材料的第2端部一同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
根据上述车用座椅,能够减少为了拉入支撑垫的表皮材料而在支撑垫的框架设置的卡止部的数量。据此,能够使支撑垫轻量化。
另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支撑垫的框架的样式成为简易的构造,能够使框架容易成形。
另外,根据上述车用座椅,由于能够没有褶皱地在支撑垫覆盖表皮材料,因此,能够使支撑垫的外观形状良好。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也可以是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所述第1端部之上,所述第2端部被卡止于所述卡止部。
这样,通过槽被拉入里面侧的表皮材料的拉入固定不容易脱落。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卡止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槽之间。
这样,能够缩短将表皮材料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拉入里面侧的长度。据此,拉入操作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相对于卡止部,第1端部与第2端部的各自的拉伸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能够减轻对卡止部的负荷。因此,能够防止卡止部的折断、破损等。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卡止部具有卡止所述第1端部的第1卡止爪及卡止所述第2端部的第2卡止爪。
这样,能够将表皮材料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牢固地固定于卡止部。据此,能够防止表皮材料脱落。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卡止部具有从所述里面立起的立起部、从所述立起部向所述槽侧延伸的延伸部、形成于所述立起部与所述延伸部的连接部的切口部,所述第1卡止爪由所述立起部与所述切口部构成,所述第2卡止爪由所述立起部与所述延伸部构成。
这样,能够通过简易的构造固定表皮材料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
另外,在上述车用座椅中,也可以是所述车用座椅为车辆的后部座椅,所述支撑垫设置于所述后部座椅的座椅靠背与车身侧壁之间。
这样,构成车辆的后部座椅的侧部的支撑垫的外观形状良好,同时能够实现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
- 下一篇:铺设就位用于空气悬挂座椅的毛细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