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部件以及电气连接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914.3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学;小川喜久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H02G3/16;H02G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部件 以及 电气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部件以及电气连接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时在电气连接箱等中使用放热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气连接箱的技术,该电气连接箱具备:电路构成体,具有搭载有电子部件的控制电路基板和汇流条;放热部件,在汇流条的与控制电路基板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经由绝缘层而设置;以及壳体,收容电路构成体和放热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93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抑制电子部件等的温度上升的技术,尚有改良的余地。例如,期望能够提高放热能力,但不会引起部件个数增加。只要能够确保放热能力,并且省略放热部件或者抑制放热部件的增加,就能够抑制部件个数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能够兼顾抑制部件个数增加和提高放热能力的导电部件以及电气连接箱。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导电部件的特征在于,由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形成,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区域以及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的第二表面区域。
在上述导电部件中,优选地,具有与其他部件电气地连接的端子部,所述第二表面区域是至少除了与所述其他部件接触的接触面以外的区域。
在上述导电部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区域朝向周围的空间露出。
在上述导电部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区域是对所述板状部件实施了使表面粗糙度增加的表面加工后的区域。
在上述导电部件中,优选地,所述表面加工是蚀刻加工。
本发明的电气连接箱的特征在于,具备:导电部件,由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形成,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所述第二表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一表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框体,收容所述导电部件。
在上述电气连接箱中,优选地,所述框体具有与所述第二表面区域对置的通气孔。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导电部件由导电性的板状部件形成,并且具有第一表面区域和第二表面区域,该第二表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大于第一表面区域的表面粗糙度。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导电部件,实现能够兼顾抑制部件个数增加和提高放热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平面图。
图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实施方式涉及的汇流条的平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表面区域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二表面区域简化后的截面图。
图6是使用试样进行温度测量的说明图。
图7是温度测量涉及的热电偶的配置图。
图8是示出温度测量的结果的图。
图9是比较例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涉及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涉及的电气连接箱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气连接箱
2 上盖
2a、2b 通气孔
3 下盖
4 第一立柱
5 第二立柱
6 第一汇流条(导电部件)
7 第二汇流条(导电部件)
8 基板
9 热传导材料
10 试样
11a、11b、11c、11d、11e 热电偶
12 加热器
13 铝片
14 汇流条(导电部件)
15 主体
21 顶板部
31 主体
31a、31b、31c、31d 侧壁部
32 第一端子保持部
32a 端子保持面
33 第二端子保持部
33a 端子保持面
61、71 主体
61a 外侧面
62、72 端子部
62a、72a 接触面
62b、72b 插通孔
63、73 腿部
14a、64a、74a 第一表面区域
14b、64b、74b 第二表面区域
65 平坦部
66 槽
81 电子部件
82 连接器
83 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