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释香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4309.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顾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渊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4B1/14;D04B21/00;D02G3/04;D06M11/74;D06M13/256;D06M10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释香织物。
背景技术
具有香味的织物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有技术制备具有香味的织物的香味持久性差,难以长期保留,且印花染色织物的手感、耐摩擦、耐洗牢度、防污、耐侯性等性能在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保证,同时在进行印刷时透网应避免印浆堵塞影响生产,上述问题是在香味家纺面料的生产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持久释放香味的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释香织物,所述织物由50%的竹纤维和50%的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中包裹有香味物质;
所述香味物质的阈值为300~400μg/kg。
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过程为:将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偶联剂,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本发明所述释香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2)将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2)包埋香味物质;
(3)风干得释香竹纤维;
(4)与棉纤维混纺得织物。
步骤(1)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0.1~0.3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1~3mol/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0.05mol/L偶联剂,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所述喷雾干燥温度为120~150℃。
所述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方法为:将质量比0.1~0.5:3~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和竹纤维混合,搅拌,加入偶联剂反应,反应完毕,洗涤,干燥得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产物;
所述偶联剂的加入量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质量的0.01~0.07wt%。
包埋香味物质为将步骤(2)得到的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产物分散在香味物质溶液中,进行微波照射,得到包埋香味物质的竹纤维。
所述微波功率为50~150W,微波照射时间为20~40min。
所述香味物质溶液浓度为8~15%。
所述风干的温度为2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择选择合适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包覆阈值大小合适的香味物质,并接枝到竹纤维上,获得了释香速率持久的释香织物;竹纤维本身也能够包埋部分香味物质,更加增强了香味物质的持久释放;碳纳米管内部的空腔也能够包埋部分香味物质,提高香味的浓郁性和释放持久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释香织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0.1mol/L碳纳米管分散在溶解有3mol/L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溶液中,然后加入0.02mol/L偶联剂,150℃喷雾干燥获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
(2)将质量比0.1: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和竹纤维混合,搅拌,加入钛酸酯偶联剂反应,反应完毕,洗涤,干燥得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产物;所述偶联剂的加入量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质量的0.07wt%;
(3)将步骤(2)得到的竹纤维接枝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改性的碳纳米管的产物分散在吲哚溶液(10w%吲哚)中,进行50W微波照射40min,得到包埋香味物质的竹纤维;
(4)20℃风干得释香竹纤维;
(5)与棉纤维混纺得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渊,未经顾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4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织锦的织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导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