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解锁手柄的座椅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0254.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攻关;赵龙飞;崔永顺;张桂君;李晶;郭浩鹏;刘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7 | 分类号: | B60N2/07;B60N2/075;B60N2/08;B60N2/12;B60N2/16;B60N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解锁 手柄 座椅 以及 车辆 | ||
1.一种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包括:靠背骨架(11)、基座(20)、调角器组件(30)和侧臂(41),所述基座(20)包括:定轨(21)和动轨(22),所述动轨(22)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定轨(21)上,所述调角器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板(31)、调角器(32)和第二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3)通过所述调角器(3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与所述靠背骨架(11)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板(33)选择性地固定在所述基座(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41)包括:第一侧臂(411)和第二侧臂(412),所述第一侧臂(411)铰接在所述第二侧臂(412)的前侧,所述第二侧臂(412)还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铰接;
所述座椅(100)还包括:
第一至第四连杆(51、52、53、54),所述第一连杆(51)铰接在所述基座(20)和所述第一侧臂(411)之间,所述第二连杆(52)铰接在所述第二侧臂(412)和所述基座(20)之间,所述第三连杆(53)和所述第四连杆(54)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板(33)和所述基座(20)之间,所述第一连杆(51)位于所述第三连杆(53)的前侧,所述第三连杆(53)和所述第四连杆(5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杆(52)的前后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51)、所述第二连杆(52)、所述第一侧臂(411)、所述第二侧臂(412)和所述基座(20)之间形成五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52)、所述第二侧臂(412)、第四连杆(54)、所述基座(20)和所述调角器组件(30)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或五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53)、所述第四连杆(54)、所述基座(20)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3)之间形成四连杆机构;
解锁手柄(70),所述解锁手柄(70)选择性地解锁所述动轨(22),其中,在所述座椅(100)前倾一定角度后所述第二连接板(33)止抵在所述解锁手柄(70)上,以促使所述解锁手柄(70)解锁所述动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3)上设置有凸出结构(34),所述凸出结构(34)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33)的前下端,所述凸出结构(34)适于止抵在所述解锁手柄(70)的后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70)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出结构(34)配合的止抵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2)的下端和所述第四连杆(54)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基座(20)的同一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臂(411)铰接在所述第二侧臂(412)的前端和后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杆(52)的上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侧臂(412)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包括:搭接板(24),所述第一至第四连杆(54)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搭接板(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至第四连杆(54)铰接在所述搭接板(24)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51)的下端铰接在所述搭接板(24)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杆(52)和所述第四连杆(54)铰接在所述搭接板(24)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四连杆(51、52、53、5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加强筋(55)。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解锁手柄(70)的座椅(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02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