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培养自体脂肪M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09371.6 申请日: 2017-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7164326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0
发明(设计)人: 张洪钿;苑春慧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9 分类号: C12N5/079
代理公司: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代理人: 黄敏华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培养 脂肪 mscs 来源 神经 体细胞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3D培养自体脂肪M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祖细胞是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目前还没有准确区分二者的方法。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 cells,NPCs)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体神经损伤修复困难与NPCs缺乏或沉默有关。既往的研究表明,移植同种异体NPCs能缓解帕金森、多发性硬化、脑胶质瘤等疾病,能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外伤等轴突损伤髓鞘新生和修复,缓解临床症状,但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嵌合率低,自体NPCs移植的医疗前景更令人期待。成体NPCs的分离依赖于组织学部位,一般成年人体内很难取材,而流产胎儿脑组织分离NPCs又受到伦理学限制,样本资源成为限制NPCs研究和应用的瓶颈。近些年来,对干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胚胎干细胞和多种成体干细胞有神经前体细胞分化潜能,为神经前体细胞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MSCs是样本资源最丰富的成体干细胞,是基于干细胞再生医学的最有前景的种子细胞。脂肪、脐带、骨髓等多种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能分化成netstin+神经前体细胞,具有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等的分化潜能。骨髓样本采集对供者负担大、顾虑多,但临床抽脂技术非常成熟,相比于脐带等围产期组织和自体骨髓,自体脂肪MSCs衍生NPCs移植治疗神经损伤具有更多的样本来源优势。目前的研究发现,使用EGF、bFGF等细胞因子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组织细胞分化。但如果要得到均一性高的nestin+NPCs则需要经过神经球培养阶段。神经球培养是将MSCs接种至疏水培养容器中培养,形成多细胞聚集的细胞球,属于半悬浮培养体系,其培养容量小、操作复杂、难于传代扩增,导致细胞收率低,限制了基于NPCs的神经组织修复医学的产业化转化。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3D培养自体脂肪M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的方法,能够批量培养高纯度的自体脂肪MSCs来源NPCs。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3D培养自体脂肪MSCs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胶原3D支架;

S2.采集脂肪组织,分离脂肪细胞,以MSCs培养基培养收获P0代MSCs,P0代MSCs以MSCs培养基重悬,培养收获P1代MSCs;

S3.预处理胶原3D支架;

S4.以MSCs培养基重悬P1代MSCs,接种至含胶原3D支架的组织培养皿中,使用NPCs培养基继续培养6天,收获NPCs。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胶原3D支架的方法为:将胶原海绵修剪成片,将若干个胶原海绵片垛叠在一起为一个培养单位,以含重组人层黏连蛋白、重组人玻连蛋白的DMEM/F12浸泡,孵育过夜,以生理盐水浸泡漂洗,淋干后置于无菌密封容器中,于4℃保存不超过30天,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分离脂肪细胞的方法为:剔除小血管和结缔组织,剪碎呈流体状;用生理盐水重悬离心后取脂肪层和沉淀层,以消化液消化,37℃水浴30分钟,每5分钟充分振荡;去悬浮絮状物,筛网过滤,滤液离心弃上清,以PBS重悬,静置,吸弃悬浮物后离心弃上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培养收获P0代MSCs的方法为:以MSCs培养基重悬脂肪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5×105/mL,接种至组织培养瓶中,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至70-80%汇合时收获;收获时吸弃培养上清,生理盐水洗涤培养表面,加入胰蛋白酶溶液,室温消化5分钟,加入抑肽酶溶液终止消化;400g离心5min,弃上清,收获沉淀物;生理盐水洗涤后,以细胞筛过滤,滤液400g离心5min,弃上清,收获沉淀细胞,记为P0代MSCs。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培养收获P1代MSCs的方法为:P0代MSCs以MSCs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为6000个/cm2,接种至组织培养瓶,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至70-80%汇合时收获P1代MSC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再生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