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7934.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醇香 红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
红茶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钾、咖啡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营养元素。红茶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会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其香气比鲜叶明显增加,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为了得到一种较为适用及效果好的红茶加工工艺,特公开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鲜红茶叶置于温度为-10~-15℃的冷冻室内冷冻90-100min后,再取出放置于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50-58%的阴凉且通风的室内凋萎3.5-4h;
(2)将凋萎后的卷曲红茶叶进行充分揉捻50-60min,直至有85-90%红茶叶紧卷成条,外表有汁液外溢;
(3)将揉捻后的红茶叶置于红茶发酵机中于25-29℃,发酵44-48min,发酵室内相对温度90-95%;
(4)经发酵后再通过100-110℃进行第一次快速干燥至含水量为20-25%后,摊凉20-30min,再次置于80-90℃温度下干燥45-60min,使其含水量低于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茶发酵机为有氧厢柜式红茶发酵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机的输送速度为20-25m/min,采用四段控温结构,第一段低温区45-55℃,第二段70-80℃,第三段90-110℃,以及第四段骤冷区进行上部送冷风,上部负压抽风的方式进行冷却及抽吸空气中的水蒸汽。
第四段骤冷区温度为18-22℃。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经冷冻后自然凋萎糖苷酶活性高,且经揉捻后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使茶叶细胞损伤极大,多酚类浸出率增大,转化率高,水浸出物,发酵后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明显提高,干燥后使多酚酶钝化,固定香气物质,风味独特,滋味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鲜红茶叶置于温度为-10℃的冷冻室内冷冻90min后,再取出放置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的阴凉且通风的室内凋萎3.5h;
(2)将凋萎后的卷曲红茶叶进行充分揉捻50min,直至有85%红茶叶紧卷成条,外表有汁液外溢;
(3)将揉捻后的红茶叶置于红茶发酵机中于25℃,发酵44min,发酵室内相对温度90%;
(4)经发酵后再通过100℃进行第一次快速干燥至含水量为20%后,摊凉20min,再次置于80℃温度下干燥45min,使其含水量低于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茶发酵机为有氧厢柜式红茶发酵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烘干机的输送速度为20m/min,采用四段控温结构,第一段低温区45℃,第二段70℃,第三段90℃,以及第四段骤冷区进行上部送冷风,上部负压抽风的方式进行冷却及抽吸空气中的水蒸汽。
实施例2
一种高品质醇香型红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鲜红茶叶置于温度为-15℃的冷冻室内冷冻100min后,再取出放置于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58%的阴凉且通风的室内凋萎4h;
(2)将凋萎后的卷曲红茶叶进行充分揉捻60min,直至有90%红茶叶紧卷成条,外表有汁液外溢;
(3)将揉捻后的红茶叶置于红茶发酵机中于29℃,发酵48min,发酵室内相对温度95%;
(4)经发酵后再通过110℃进行第一次快速干燥至含水量为25%后,摊凉30min,再次置于90℃温度下干燥60min,使其含水量低于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茶发酵机为有氧厢柜式红茶发酵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7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干燥箱
- 下一篇:一种无农药残留小种红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