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黄曲霉素M1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6200.8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中;董宇辉;唐晓倩;韩博宁;薛洁;曾海波;张兆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溶性 钙钛矿 纳米 黄曲霉 m1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黄曲霉素M1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在CsX、PbX2的原料中添加少量的表面活性剂油胺,通过球磨得到可在水中分散的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再通过表面进一步修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其表面带负电荷,与黄曲霉素M1的抗体相结合,采用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对黄曲霉素M1进行定量检测。本发明制备钙钛矿纳米晶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荧光效率高,可对黄曲霉素M1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0.01ng/mL,开拓了钙钛矿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黄曲霉素M1的检测方法,属于免疫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出色的光伏性能和较高的能量转化率,在背光荧光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CH3NH3PbX3)相比,无机钙钛矿(CsPbX3)显示出优异的稳定性,在光电子学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
钙钛矿发光性能优异,在生物成像、荧光免疫检测探针等都具有应用潜力,然而其水稳性能依然是技术瓶颈,水溶更是难以实现,大大限制了其在生物方面的应用。为实现水溶性能,有研究通过制备油溶性的钙钛矿纳米晶,随后用固体脂质纳米颗粒来包裹钙钛矿纳米晶实现水溶,然而其制备方法复杂,且有机溶剂使用量大,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与环保要求([1]Gomez L,de Weerd C,Hueso J L,et al.Color-stable water-dispersed cesiumlead halide perovskite nanocrystals[J].Nanoscale,2017,9(2):631-636.)。
在免疫检测中,荧光免疫检测快捷且操作简易,是一种优异的免疫检测方法。黄曲霉素M1是一种易接触人体的致毒物,且由于大多存在于牛奶等奶制品中,其暴露的对象包含婴幼儿,因此其检测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检测黄曲霉素M1的方法有高效液相法、液质联用、荧光探针法等([2]Wang Y,et al.HPLC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M1in liquidmilk and milk powder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n 0ASIS HLB.Food Control,2012;28(1):13l一134.[3]Cavaliere C,Foglia P,et al.Anatoxin M1determination inchees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 Chromatography A,2006;1135(2):135一141.[4]Tayebi M,et al.Determination of total aflatoxinusing cysteamine-capped CdS quantum dots as a fluorescence probe[J].ColloidPolymer Science,2016,294(9):1-10.)。其中荧光探针法快捷便利,无需昂贵的仪器,是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将钙钛矿应用于黄曲霉素M1的检测中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黄曲霉素M1的检测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水溶性钙钛矿纳米晶的黄曲霉素M1的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油胺加入到CsX和PbX2粉末中,以300~500rpm的转速球磨1~7h,其中球料质量比为15:1~30:1,所述的X为Cl、Br、I,CsPbX3的摩尔量与油胺的体积比为10~40:1;
步骤2,在球磨粉末中加入水溶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Tris缓冲液搅拌溶解,调节pH至7~8,得到水溶性钙钛矿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