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固化的变曲率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成型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864.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超;翟全胜;陈蔚;叶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李建英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曲率 复合材料 壁板 成型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固化的变曲率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成型工艺方法。它包含下列步骤:柔性长桁芯模制备、复合材料壁板蒙皮及长桁铺贴、长桁坯体与蒙皮的组装、封装固化成型。本发明利用柔性长桁芯模作为成型芯模,结合了橡胶的柔韧性及纤维复合材料的刚性、低密度等特点,采用复合材料柔性长桁芯模替代金属芯模,并将柔性长桁芯模成型为连续结构,通过调整柔性长桁芯模中的橡胶比例控制芯模刚性,复合材料零件的长桁坯体铺贴在铺贴模具上完成,然后转移至柔性长桁模具上,通过长桁定位卡板将长桁定位在蒙皮坯体上,并采用共固化的工艺方法制造具有变曲率结构的加筋壁板,在操作时易与工艺件贴合,不受曲率外形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固化的变曲率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成型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更多的被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加筋壁板结构,变曲率加筋壁板作为其中成型难度较高的结构,具有曲率变化大,模具制造及工艺成型复杂等特点。传统的加筋壁板结构成型工艺方式是胶接固化,使蒙皮或长桁首先固化,而后与另外未固化的一部分再次胶接固化,这种固化方法易引起零件整体内应力局部集中,导致变形等问题,而多次固化必然导致能耗成本的增加。另外,长桁芯模一般选用金属材料,而对于变曲率结构长桁,因长桁的外形曲率变化较大,金属芯模在机加工时会产生大的变形,校正难度及成本较高,一般将金属芯模分段,减少加工变形,同时也减少芯模较大的维修维护成本,在成型纵向小曲率结构复合材料长桁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但是在成型大型变曲率结构加筋壁板时却操作困难,并难以保证复合材料内部质量,并且传统的长桁卡板定位方法不具备可调整的功能。传统工艺方法的劣势主要表现为:1)使用的金属长桁芯模密度高,单根模具重量较大,不易搬运组装;2)低成本的普通金属长桁芯模与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零件固化后易变形,而选用低热膨胀系数金属,则成本较高;3)金属长桁芯模使用后易变形,需重新校正,校正成本较高;4)当涉及金属芯模-金属芯模匹配成型复合材料T形长桁时,两根金属模具相互配合困难,容易产生无法贴合的现象,影响复合材料长桁零件内部质量;5)卡板变形会影响定位精度,而修正变形,则需要高昂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共固化的变曲率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成型工艺方法,该方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便、后期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并且长桁模具具有良好的相互匹配性,无需考虑匹配间隙问题,更能保证复合材料长桁之间及长桁与蒙皮的内部质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柔性长桁芯模的制备,按照设计的长桁形状,将柔性长桁芯模在阴模模具中固化成型,长桁柔性芯模由预浸料层及橡胶层组成,将预浸料层及橡胶层按照[橡胶层/预浸料层/橡胶层]的顺序铺放到模具中,预浸料层厚度为0.5mm~3mm,贴阴模模具侧的橡胶层厚度为0.3mm~1mm,非贴模具侧的橡胶为填充结构,填充橡胶至阴模模具的上表面;用真空袋密封后升温并加压固化,固化温度为:175℃~250℃,固化压力范围为0.3MPa~1.2MPa,固化时间为90min~180min,固化完成后,从模具内取出;
b.复合材料壁板蒙皮及长桁铺贴,按照设计要求,在壁板模胎上按照铺层序列铺贴蒙皮预浸料铺层,并在长桁铺贴模具上铺贴预浸料铺层,制备成长桁坯体;
c.长桁坯体与蒙皮的组装,在柔性长桁芯模的贴零件侧放置聚四氟乙烯隔离膜,将长桁坯体从长桁铺贴模具上取下,放置在对应的柔性长桁芯模上,按照壁板模胎的长桁定位卡板,将柔性长桁芯模连同长桁坯体定位在铺贴完成的蒙皮上,长桁坯体与蒙皮贴合;
d.在组装完成的坯体上依次放置聚四氟乙烯隔离膜、透气毡辅助材料,并用真空袋密封,放入烘箱或热压罐中共固化成型;
e.脱模,固化完成后,将零件表面覆盖的辅助材料取下,然后将柔性长桁芯模从复合材料壁板长桁中脱模,得到复合材料加筋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8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