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酸螯合镁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95526.5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江莉龙;詹瑛瑛;林性贻;丁音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螯合镁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螯合镁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中微量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矿质元素,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糖、蛋白质的合成,它的缺少会给植物生长带来不可弥补的危害,严重时,造成植物叶片出现斑点和坏死,影响植物产量。因此,镁在植物生理上和经济收益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补充植物所需镁,一般在土壤中施加含镁肥料,现有的含镁肥料分为以硫酸镁为代表的无机镁肥和以EDTA等螯合剂螯合的镁为代表的螯合镁肥,因螯合镁肥在土壤中不易被固定,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和吸收率远胜于无机镁肥,故其稳定性和肥效优于无机镁肥。
在螯合镁肥制备过程中,现有技术常采用的螯合剂有EDTA、腐植酸和氨基酸等,利用这些螯合剂以螯合二价镁离子,进而形成螯合镁肥。上述螯合剂中,EDTA虽螯合能力强,但是其成本高,在土壤中易被降解为乙醛酸和甲醛等,危害植物生长;腐植酸分子量较大,结构复杂,影响其所形成的螯合镁肥的吸收效率;氨基酸虽然对植物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因其螯合能力弱、在植物体内易发生水解或易与其它阴离子发生反应而失活,故导致其所形成的螯合镁肥的螯合率低,稳定性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螯合率高的氨基酸螯合镁肥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现有氨基酸螯合镁肥存在稳定性差、螯合率低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稳定性好、螯合率高、吸收率高的氨基酸螯合镁肥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氨基酸螯合镁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
膨润土 1-2份
磷铵 3-4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氨基酸螯合镁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可溶性镁盐、氨基酸、羧甲基纤维素、尿素、果胶和水混合,或将可溶性镁盐、氨基酸、羧甲基纤维素、尿素、果胶、膨润土、磷铵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
2)对所述混合液进行螯合反应;
3)对所述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液依次进行陈化和干燥,得到氨基酸螯合镁肥。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的质量与所述氨基酸和所述可溶性镁盐的总质量之比为(18-25):1。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螯合反应的温度为75-85℃,时间为8-9h、pH为6-7。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陈化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5-20h;
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130℃。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干燥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陈化后所得混合物进行浓缩的步骤。
进一步地,步骤1)中,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镁盐为硫酸镁、氯化镁和硝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氨基酸为丙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丝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氨基酸螯合镁肥,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和果胶,一则是与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利用这些环绕在氨基酸螯合的镁中心周围的羧甲基纤维素和果胶,阻挡水分子和其它阴离子,防止氨基酸螯合的镁发生水解或与其它阴离子发生反应而失活,提高氨基酸螯合镁肥的稳定性,同时间接提高了氨基酸螯合镁肥的螯合率以及有机分子之间的化学相容性;二则是羧甲基纤维素和果胶使氨基酸螯合镁肥具有一定粘性,降低了镁与水分子、其它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迁移的速率,提高了氨基酸螯合镁肥的稳定性;三则是羧甲基纤维素和果胶本身可以螯合镁,再次提高了氨基酸螯合镁肥的螯合率。另外,采用尿素一则是提供养分,二则是尿素本身含电负性大的氮,这些小分子的尿素穿插在上述有机高分子间,并通过电负性大的氮与之形成氢键,同样能阻挡水分子和其它阴离子。总之,选择特定配比的原料配合使用,提高了氨基酸螯合镁肥的稳定性和螯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5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树的水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保生态素的配制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