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合金UNS S33400冷轧钢带制造方法、钢带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7672.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2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华;王闯;陈亮;袁昱;吴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1D1/26;C21D1/74;C23G1/08;H05B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陶芾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钢带 光亮退火 酸洗 退火 轧制 耐蚀合金 电热管 制造 钢带 应用 成品轧制 电热水器 技术要求 连续酸洗 企业垄断 制造成本 组合工艺 工艺流程 变形率 超纯氢 低成本 延伸率 混酸 机炉 屈服 机组 健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合金UNS S33400冷轧钢带制造方法,基本工艺流程是:原料退火,原料酸洗,轧制和光亮退火。退火温度950~1160℃、速度5.0~12米/分钟,原料酸洗中,采用连续酸洗机组,预酸洗+混酸洗组合工艺,成品轧制变形率25~75%;轧制后进行光亮退火工艺,采用超纯氢为保护气氛的光亮退火机炉。本发明的冷轧钢带抗拉强度≥540MPa,屈服强度≥225MPa,延伸率≥35,硬度≤135。还提供了该钢带在电热管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制造出优质、低成本的UNS S33400冷轧钢带产品,能符合电热管的制造技术要求;通过国产化应用,有利于打破国外企业垄断,降低制造成本,促进我国电热水器行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蚀合金冷轧钢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耐蚀合金UNS S33400冷轧钢带,以及该钢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耐蚀合金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高塑性、高温性能及较好的抗氯离子点腐蚀能力,其冷轧钢带产品在电热水器中得到快速的应用、发展。
焊管,采用冷轧钢带制造,用作电热水器的核心加热元件电热管。近年来,国内电热水器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有逐渐取代燃气热水器的趋势,因而电热管应用需求的前景看好,为电热管材料的发展提供契机。
以316L为代表的不锈钢,在电热管材料中得到较好应用,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及地区的差异,特别是在水质质量较差,且氯离子含量较高的地区,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的电热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弊端,经常出现开裂爆管等失效现象,使用效果差,安全性差,给电热水器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困扰。究其原因,在于316L不锈钢抗氯离子点腐蚀能力不强,在电热管工作过程中管壁被腐蚀,形成穿孔、短路并最终产生爆管。因而国、内外企业致力于研发新型的电热管材料替代316L不锈钢,并取得实质进展,如耐蚀合金UNS N08800冷轧钢带已经成熟应用于电热管材料领域。
采用耐蚀合金UNS N08800,替代不锈钢材料,有效提高了电热管质量和使用寿命,但也不可避免地使成本上升。UNS N08800主要成分为20Cr-30Ni,相比316L不锈钢的17Cr-12Ni-2Mo,由于贵金属元素Ni的大幅提高,明显增加了材料成本;而随着电热管市场的拓展,电热管用材料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质量和成本将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寻找一种性能优于316L等不锈钢、成本明显低于耐蚀合金UNS N08800,可满足大部分电热管应用的合金材料是可行之策。耐蚀合金UNS S33400就是一种适合的新型材料。
耐蚀合金UNS S33400,主要成分为20Cr-20Ni,相比于316L不锈钢,由于Ni元素的提高,具备较好的抗氯离子点腐蚀能力;相比于UNS N08800,Ni元素含量下降三分之一,具有较大成本优势;同时UNS S33400耐蚀合金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高塑性、高温性能,满足电热管用材料要求。加工为具有良好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板形的冷轧钢带后,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电热管的制作,能较好满足不同水质条件地区的使用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电热水器行业快速发展,对于优质、低成本的电热管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低成本焊管用耐蚀合金UNS S33400及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制造方法制得的冷轧钢带。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钢带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蚀合金UNS S33400冷轧钢带制造方法,包括原料退火,原料酸洗和轧制工序,所述原料退火中,采用无保护气氛的连续退火机炉,退火温度950~1160℃、速度5.0~12米/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7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