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6823.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4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史磊;马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H01M10/6552;H01M10/6556;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11386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庞许倩;马东伟 |
地址: |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管理 系统 以及 混合 动力 汽车 | ||
1.一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源、升温换热器、降温换热器、换热壳体、循环泵、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
所述热源用于为所述升温换热器提供热量;所述换热壳体内装有换热工质;
所述换热壳体设有高温工质出口、高温工质入口、低温工质出口和低温工质入口;
升温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设置的低温工质出口、第一换向阀、循环泵、第二换向阀、升温换热器和高温工质入口;
降温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设置的高温工质出口、降温换热器、第一换向阀、循环泵、第二换向阀和低温工质入口;
使用时,所述动力电池置于所述换热壳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换热壳体内的换热工质为有机工质,所述有机工质处于气液两相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调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为防爆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柴油机和/或发电机;
所述柴油机和发电机的内部均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内装有热源流体;
所述散热单元的高温热源出口与所述升温换热器的热源腔的高温流体入口连接,所述升温换热器的热源腔的高温流体出口与所述散热单元的低温流体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的高温热源出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升温换热器的热源腔的高温流体入口连接;
所述升温换热器的热源腔的高温流体出口通过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散热单元的低温热源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的高温热源出口依次通过散热电磁阀和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单元的低温热源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换向阀、调压阀、第二换向阀的开关以及开度,并发送数据采集控制指令至所述采集器;
所述采集器采集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和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压力,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和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压力调整第一换向阀、调压阀、第二换向阀的开关以及开度,从而调节换热工质的温度和流量,使得所述动力电池的温度保持在预先设定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所述换热壳体的内部压力保持在预先设定的安全工作压力范围内,实现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的监控和调节。
9.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68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盒卡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电芯模组上的防爆平衡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