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炒锅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4570.6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04;C03C8/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炒锅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炒锅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器皿具有不腐蚀、不变形、易清洁和安全卫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食用具,特别是被作为锅具来烹饪食物或加热饮用水,其中,陶瓷炒锅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的青睐,现有技术中,陶瓷炒锅通常由一般岩石或泥土制成坯体,外加陶瓷釉料烧制而成,陶瓷釉料是一种硅酸盐,陶瓷器上所施的釉料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它提高了陶瓷炒锅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介电强度并防止液体、气体的侵蚀,釉料还有便于洗拭、不被尘土粘染等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日用陶瓷炒锅的质量、档次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目前坯体与釉料的原料及制作工艺都比较陈旧,烧制的陶瓷炒锅导热慢、保温效果差,通常干烧20~35秒即热,在陶瓷炒锅内放置钢球和玉刚石并旋转,旋转速度从1200转开始增加,其在转速达到6000转就后开始出现磨损。采用现有原料原料与工艺方法制得陶瓷片,将其浸泡在浓度为2mol/L的盐酸中,测得其腐蚀速率为0.24~0.30g/(cm2·h)。为提高陶瓷炒锅的导热性能、保温性能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高端市场,需加强对陶瓷炒锅坯体与釉料的原料的改进与开发,另外,由于通常的釉料中含有铅,在加热时会释放出铅,而铅对人体有害,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炒锅,其导热与保温效果好,在加热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炒锅,包括坯体与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锂辉石40~50%、高岭土45~55%、氧化铝3~10%;所述釉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锂辉石70~85%、高岭土5~12%、滑石5~10%、骨头粉3~7%、氧化铝1~5%、重钙3~7%、色料5~12%。
本发明公开的陶瓷炒锅坯体的原料中,锂辉石具有低膨胀系数,为陶瓷炒锅的热稳定性奠定了基础,高岭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氧化铝增加陶瓷炒锅的导热性、机械强度、耐高温性与耐磨性,采用上述配方得到的陶瓷炒锅的坯体具有导热快,耐高温、稳定性好的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的陶瓷炒锅釉层的原料中,滑石的熔点高、分散性高,具有疏水性与耐火性、抗酸性、绝缘性,还可增加材料的耐热性能,降低釉层在高温下收缩性,增加其刚度,提高釉层的光泽度与耐腐蚀性,骨头粉为釉层增加蛋白、钙、磷等元素,氧化铝提高釉层的抗腐蚀性能、耐高温性能与耐磨性能,重钙作为填料使用,可提高釉层的光泽度、增加其韧性、强度和耐高温性,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色料决定釉层的颜色,即决定制得的陶瓷炒锅的颜色。
作为优选,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锂辉石45%、高岭土50%、氧化铝5%;所述釉层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为:锂辉石80%、高岭土10%、滑石8%、骨头粉5%、氧化铝3%、重钙6%、色料12%。
作为进一步优选,坯体原料原料中的高岭土按重量百分比为15~45%的贵州高岭土和20~55%的龙岩高岭土中的一种或两种,釉水原料原料中的高岭土按重量百分比为7~12%的龙岩高岭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陶瓷炒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坯体的原料混合,加水搅拌成为泥料,之后进行揉泥到得泥团,根据陶瓷炒锅锅身的形状将泥团定型为粗坯,自然阴干后进行利坯得到坯体,之后将釉层的原料混合,加入釉层混合原料总质量1.5~2倍的水后搅拌得到釉水,采用釉水对坯体进行上釉,最后在1000~1200℃的条件下进行烧制5~20小时得到陶瓷炒锅的锅身,将锅把与锅身固定连接得到陶瓷炒锅。
上述步骤中,揉泥可以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泥料进一步紧致,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定型得到的粗坯中容易出现气泡,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利坯可将粗坯进行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上釉可以提高陶瓷炒锅的耐磨、耐高温性能,还能提高其光亮度,烹饪时不易粘锅,烹饪后容易清洗。
作为优选,所述揉泥的时间为5~30分钟,这样揉出来的泥团具有优越的粘性与韧性,达到最好的定型效果。阴干时优选将粗坯斜放在坯板上进行自然阴干,直立放置可能使粗坯底部产生坯裂,阴干过程中优选采用竹坯板。
作为优选,将定型得到的粗坯在利坯前进行自然阴干的时间为30~120分钟,这样可以得到最优的利坯和上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4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热膨胀系数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井下回收电缆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