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2011.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效思;王健;张辉;张永红;张燕芹;张逊;蔡亦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星国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9/37;B01D46/10;B01D53/72;B01D53/86;F24S20/60;F24S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朱红涛 |
地址: | 1000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大气污染 太阳能 风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包括:进风净化系统、致风净化系统以及致风发电系统;其中,所述进风净化系统具有一进风室,该进风室的上部具有进风口,进风室的下部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路下通道连通,所述路下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本发明通过进风净化系统、致风净化系统以及致风发电系统,以致风通道吸收太阳能辐射热,加热流过的空气,综合路下地道风、太阳能热效应、烟囱效应而产生的温差、压差激化空气流动成风,在致风的过程中,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光催化净化处理,最后在致风发电系统中,实现风力发电,发电后的净化空气排放到大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能源体系的变革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破除经济发展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增长模式,通过挖掘和利用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课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绿色发展理念呼之欲出,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己逐步由传统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可吸入颗粒子物(PM10)、SO2污染转向以细颗粒物(PM2.5)和污染气体(O3、SO2、NOx)等形成的大气复合污染。大规模频发的雾霾天气导致的大气复合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传统建筑的通风系统,从外界进入建筑的是已经被污染的空气,外界污染的空气从建筑排出会进一步地污染大气。
人类长期工作和栖息的建筑物场所环境的好坏直接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如何研发一种具有治理大气污染,低能耗、环保的致风发电系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治理大气污染的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致风发电系统包括:进风净化系统、致风净化系统以及致风发电系统;
其中,所述进风净化系统具有一进风室,该进风室的上部具有进风口,进风室的下部具有出风口,该出风口与路下通道连通,所述路下通道的上端面为允许太阳光照入的透明结构,所述路下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所述致风净化系统包括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集风管、风管、致风通道以及第二光催化空气净化器,所述风管与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所述第二光催化空气净化器连通,所述致风通道分别与所述风管、所述路下通道、建筑物内部空间连通,所述风管、所述致风通道与所述集风管连通;
所述致风通道内安装有太阳能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所述致风发电系统与所述集风管连通。
所述致风发电系统包括支撑管、发电机、上风轮、中风轮以及下风轮,所述发电机位于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在所述发电机上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与所述支撑管连通,所述转动环通过多个送风管与所述中风轮连通;
所述上风轮与所述中风轮之间通过喷气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喷气叶片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喷气叶片的外侧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中风轮与所述下风轮之间通过下叶片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管与所述集风管连通。
所述第一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呈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一侧的上表面上设有进气口,所述长方体结构上远离所述进气口的侧面上设有出气口,靠近所述出气口端内侧设有过滤板和光催化反应冲孔板,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上表面安装有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星国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宇星国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力发电的装置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的模拟负载试验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