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8440.1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白瑞雪;叶田田;刘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鑫泰格尔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1/17;A61K31/4188;A61K31/475;A61K31/48;A61K47/3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瘤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是一种极难治愈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脑胶质瘤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配合化疗,但由于胶质细胞呈现侵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的界限不明显,手术切除效果不佳,达不到将胶质母细胞瘤全部切除的效果。临床观察发现90%的恶性胶质瘤在原发肿瘤边缘2cm范围内复发,远处转移少见,因此,术后化疗对于延长患者寿命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化疗药物很难越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部位,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因此,术后全身化疗弊大于利。
脑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发病率居于颅内肿瘤(即,脑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脑胶质瘤。虽然大部分脑垂体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局限于蝶鞍内呈膨胀性生长。但是,也有部分垂体腺瘤生长极为迅速,且多成侵袭性生长。例如,侵袭性泌乳素瘤在脑垂体瘤患者中占了40%-50%,目前,该肿瘤主要采取的治疗方式为口服药物,患者耐受性较差。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且稳定性较好,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每5ml-20ml的药物由以下原料组成:主药8-40mg、单体90-360mg、交联剂4-16mg、表面活性剂2-8mg、引发剂4-16mg。
所述主药为卡莫司汀、替莫唑胺、溴隐亭、卡麦角林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单体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双丙烯酰胱胺、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一缩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缩乙二醇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司盘-80、泊洛沙姆、卵磷脂、胆酸、胆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2,2'-偶氮二(2-脒基丙烷盐酸盐)、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脑瘤包括脑胶质瘤、脑垂体瘤。
所述治疗脑瘤的药物的剂型为温敏纳米凝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脑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单体、表面活性剂和交联剂置于容器中,加入蒸馏水进行搅拌,使所述单体、所述表面活性剂和所述交联剂溶解,得混合溶液。
步骤2、通氮气30-40min至所述混合溶液的液面以下,然后加热升温至60-80℃,在60-80℃条件下持续加热15-30min后加入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反应4-6h后停止加热,得到空白纳米凝胶粗品。
步骤3、将所述空白纳米凝胶粗品装入透析袋在蒸馏水中透析7天,每天换2-3次蒸馏水。
步骤4、将步骤3中透析袋内剩余液体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弃去清液,保留沉淀;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将所述沉淀重新分散在蒸馏水中,经冷冻干燥后加蒸馏水,室温下溶胀24-48h,得到空白纳米凝胶。
步骤5、将主药溶于乙醇中,得到主药的醇溶液;然后将所述主药的醇溶液逐滴滴加到所述空白纳米凝胶中,得到主药与空白纳米凝胶的混合物;将所述主药与空白纳米凝胶的混合物在恒温4℃下静置孵育载药24-48h,得到载药纳米溶胶溶液;将所述载药纳米凝胶溶液装入透析袋中,蒸馏水透析过夜。
步骤6、将步骤5中透析袋内所剩溶液离心,取上清液过滤膜得到滤液,即为治疗脑瘤的药物。
所述步骤1中的容器为三颈圆底烧瓶。
所述步骤4中高速离心机离心的条件为:在12000r•min-1条件下离心30-40min。
所述步骤4中的冷冻干燥的冻干工艺为:预冻温度为-55℃,降温速率为0.5℃/min;升华干燥阶段温度为-35℃,维持5h;解析干燥阶段温度逐渐升温至25℃,升温速率为0.5℃/min,维持5h。
所述步骤6中离心的条件为:在4000r•min-1条件下离心20min。
所述滤膜为0.8μm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鑫泰格尔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鑫泰格尔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8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