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多肽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867.9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华;王蔚芝;胡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14/00;A61K47/42;A61K47/66;A61P35/00;A61P37/02;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姚自奇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肿瘤 干细胞 标志 cd133 多肽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多肽及其应用,所述多肽通式为:CX1X2X3X4X5X6X7X8LX9;本发明还涉及编码该多肽的DNA片段,表达该多肽的表达载体及宿主细胞,由该多肽形成的二价体、多价体或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用于检测和靶向肿瘤干细胞,特异性、敏感性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本发明用于近红外荧光成像在皮移植肿瘤中对CD133肿瘤干细胞进行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监测和靶向治疗。本发明为实时监控患者外周血CD133表达和CD133肿瘤干细胞在肿瘤复发、转移、药物耐受和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简便快捷、经济、准确的检测手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和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肿瘤干细胞CD133特异性靶向多肽筛选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越来越高。现在对于多数恶性肿瘤可以采用手术、化疗与放射、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方法能够杀灭大部分肿瘤细胞,但绝大多数肿瘤患者仍无法获得根治,容易复发和转移,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始终较低。2001年,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肿瘤干细胞(CSC)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中存在极少量的瘤细胞充当着干细胞的角色,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无限增殖能力和高致瘤性等特点,使得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肿瘤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肿瘤组织能够不断增大且能驱动肿瘤的形成和生长。除此之外,CSC还有以下特性,比如还(1)具有抗凋亡特性,CSC高度表达抗凋亡基因Bcl-2;(2)具有端粒酶活性;(3)耐药性,CSC膜表面表达多种ABC转运蛋白,可以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把药物泵出细胞外。由此可见,对肿瘤干细胞展开深入研究确实对于推进肿瘤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消除CSCs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它是成功根除肿瘤所必需的。尽管CSC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距离彻底治愈肿瘤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由于缺乏检测,定位和非侵入性的量化检测技术,阻碍了CSC在临床患者中的调查研究。具体来说,还没有报道用临床相关的成像探针(例如,结合CSC特异性细胞表面蛋白的抗体或其他配体)对CSC成功进行非侵入性的成像操作。癌干细胞(CSCs)被认为是对许多恶性肿瘤的生长和传播以及治疗后的复发的负责。因此,CSC的无创成像方法可能对肿瘤诊断和治疗监测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临床仍然缺乏可用于非侵入性CSC成像的方法。因此,当前的工作应着重于发展多种测定方法对尽可能多的CSC进行有效分析,并对其靶向治疗,对目前肿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寻找特异性的表面标记物,通过其分选肿瘤干细胞,是进一步研究肿瘤发生、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键。因此,肿瘤治疗应当针对肿瘤干细胞,通过特异表面标记分选肿瘤干细胞是研究其生长特点的前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8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