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导轨往复式金属纤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0400.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8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辉;杨嵩;徐志佳;李静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25/00 | 分类号: | B23B25/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轨 往复 金属纤维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导轨往复式金属纤维收集装置,包括梯形支架、导轮机构、两个机械抓手、两套导轨滑块机构、收料箱,所述的导轮机构设在梯形支架顶部居中位置;所述的两套导轨滑块机构平行地竖直设置在所述梯形支架两侧;所述的两个机械抓手分别相对地水平固定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活动部件上;所述的收料箱固定在梯形支架底部,用于收集两个机械抓手所抓取的金属纤维。本发明实现了金属纤维或非金属纤维的自动化收集,提高了纤维收集的效率,且具备装置使用简单、适用于工业推广的特点,可用于能源、汽车、化工等诸多行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纤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导轨往复式金属纤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纤维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研发出的一种高效优质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磨性、高弹性、高强度、烧结性,同时也具有非金属纤维的柔软和可纺性,广泛的应用于化工、机械、纺织、冶金和建筑等一般工业部门,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军事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用途。由于金属纤维制造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在金属纤维的规模化生产中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年来,由于对金属纤维的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金属纤维的制造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目前所使用的金属纤维制造方法主要有熔抽法、拉拔法和切削法。其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是切削法。
在切削法制备金属纤维的过程中,按照切削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铣削法、车削法、剪切法、刮削法等等。其中,利用大刃倾角多齿刀具展开的多齿切削法,利用其分屑作用可同时获得多根连续性微细金属纤维,成为了时下的应用热点。但是,在使用多齿刀具车削出大量金属纤维的过程中,纤维的自动化连续高效收集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收集方法大多需要操作人员在多齿刀具车出金属纤维的同时,在进行高速切削的刀尖附近手动收集纤维,不仅效率低、劳动成本高,而且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为此,熊文朋等申请的专利(申请号CN201510218460.6)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连续收集的装置,该装置利用风扇和喷嘴的推动力将静电雾化的高分子流体喷射到圆筒状的纤维接收器上方,并使用电机带动纤维收集器连续滚动,从而实现静电纺丝纤维的连续自动收集。弥胜利等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3981579A)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收集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静电纺丝设备,该装置利用带电射流使纤维分裂成形,并使之悬挂于两平行碟之间,再利用可旋转收取器实现静电纺丝的定向收集。但是,此类方法利用了静电纺丝的喷射特性或电场特性从而实现了其自动收集,仅仅适用于静电纺丝领域,对于不具备这些特性的金属纤维而言,并不适用于其收集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使用导轨往复式机构带动机械抓手的竖直移动,利用双导轨结构实现金属纤维的连续抓取,在V形导轮对于金属纤维的导向作用下,实现对金属纤维的自动化连续高效收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导轨往复式金属纤维收集装置,包括梯形支架、导轮机构、两个机械抓手、两套导轨滑块机构、收料箱,所述的导轮机构设在梯形支架顶部居中位置;所述的两套导轨滑块机构平行地竖直设置在所述梯形支架两侧;所述的两个机械抓手分别相对地水平固定在两套导轨滑块机构活动部件上;所述的收料箱固定在梯形支架底部,用于收集两个机械抓手所抓取的金属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的梯形支架作为整个装置的悬挂壳体呈左右对称分布,包括左右对称的等腰梯形支架边框、连接于支架边框之间的四根圆柱简支梁,其中一根圆柱简支梁连接两等腰梯形支架边框的上边中点,另三根圆柱简支梁连接两等腰梯形支架边框的三个顶点。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轮机构包括可自由转动的V形导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V形导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V形导轮转动地套在位于梯形支架1顶部的圆柱简支梁上。
进一步地,安装所述V形导轮的圆柱简支梁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V形导轮轴向运动的止推盘。
进一步地,所述V形导轮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类圆锥组件,两个类圆锥组件之间以空心薄壁圆柱实现过渡连接,形成V形导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板投放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真空包装机冲裁的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