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9107.4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王吉如;范尊强;任壮;马筱溪;杨立国;黄加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惯性 压电 精密 直线 驱动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属于精密驱动领域。包括驱动单元、运动单元和预紧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由压电叠堆A、压电叠堆B、柔性铰链总体以及可更换驱动触头A、可更换驱动触头B组成,为运动单元提供动力来源;所述运动单元由导轨及滑块组成,提供驱动平台的位移输出;所述预紧单元由预紧螺栓A、预紧螺栓B、预紧螺栓C组成,调节驱动单元与运动单元之间的预紧力。优点在于:结构紧凑,速度可调,运动行程大,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适宜于应用在对空间尺寸要求严格、对运动行程及定位精度都有一定要求的运动控制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驱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应用于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微机电系统、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精密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航天、微纳显微操作机器人等科学领域对高精度驱动装置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电机、液压传动、蜗轮蜗杆等驱动方式已逐渐满足不了现代科技中众多领域对微/纳米级运动精度和装置体积微小型化的要求。为了满足众多领域对高精度驱动装置的需求,科研人员已提出了若干种具有可行性的驱动方式,如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电/磁致伸缩驱动、静电驱动、相变驱动、压电驱动等。其中,压电驱动方式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响应快、性能稳定、输出力大、不受磁场影响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直动式压电驱动由于运动行程小的缺点而影响到其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而一般的尺蠖式、粘滑式压电驱动又存在定子与动子间磨损而影响寿命的缺点,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具有大行程、小体积、高精度、寿命长的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解决了现有压电精密驱动平台运动行程小、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速度可控、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本发明通过向压电叠堆通入锯齿波,并通过调节锯齿波的频率改变进给速度、调节锯齿波的方向改变进给方向。与此同时,带有可替换的可更换驱动触头来解决因定子与动子间的磨损而造成的使用寿命较短问题。本发明包含驱动单元、运动单元与预紧单元,基于粘滑惯性原理,通过向压电叠堆输入频率、方向可调的锯齿波实现滑块可控的步进式连续进给。通过对压电叠堆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快速进给定位和精密进给定位相结合的定位运动,达到同时保证运动迅速以及高定位精度的要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粘滑惯性的压电精密直线驱动平台,包括驱动单元、运动单元和预紧单元,其中,所述驱动单元由压电叠堆A4、压电叠堆B13,柔性铰链总体2以及可更换驱动触头A8、可更换触头B9组成,为运动单元提供动力来源;所述运动单元由导轨6及滑块7组成,提供驱动平台的位移输出;所述预紧单元由预紧螺栓A3、预紧螺栓B12、预紧螺栓C15组成,调节驱动单元与运动单元之间的预紧力。
所述的驱动单元中,压电叠堆A4、压电叠堆B13安装在柔性铰链总体2内,所述柔性铰链总体2呈对称式结构,通过连接螺栓A1、连接螺栓B5、连接螺栓C11、连接螺栓D14与底板10紧固连接,并与可更换驱动触头A8、可更换驱动触头B9通过螺纹连接,可更换驱动触头A8、可更换驱动触头B9带动运动单元产生直线方向位移。
所述的运动单元中,导轨6通过连接螺栓E16、连接螺栓F17与底板10紧固连接,导轨6、滑块7之间为滚珠接触。
所述的预紧单元中,预紧螺栓A3、预紧螺栓B12分别调节可更换驱动触头A8、可更换触头B9与滑块7之间的预紧力;预紧螺栓C15调节柔性铰链总体2与滑块7之间的预紧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9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KC‑520)
- 下一篇:吸顶灯(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