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非缓冲微生物燃料电池(BLMFC)产电性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68072.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任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C02F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缓冲 微生物 燃料电池 blmfc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非缓冲微生物燃料电池(BLMFC)产电性能的方法,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回收电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技术。因此,MFC体系的相关研究自然成为了一直以来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实验室小型MFC系统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加入PBS缓冲液或NaHCO3溶液,用以维持一定的离子强度和pH值,保障体系高效且稳定的运行。然而,未来MFC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将需要在无缓冲条件下进行,因为添加缓冲盐会显著增大运行成本,且可能造成出水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非缓冲MFC(Buffer-less MFC,BLMFC)体系中,阳极表面不断产生并积累质子(H+),出现阳极液酸化现象,严重限制产电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因此,欲进一步提高 BLMFC体系产电能力,使其更具实用价值,解决阳极液酸化问题是关键。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阳极液酸化现象初步尝试了一些应对之策。例如,在双室MFC中以NH4+为“质子中介体”。NH4+在阴极表面经过生物产氢过程失去H+形成游离NH3,且当阴极液pH值>9.25时,以NH3气逸出,随后在外部氨循环装置中与酸性阳极液接触重新结合 H+,形成NH4+并进入阳极液,完成循环。通过NH4+→NH3→NH4+的循环将阳极液控制在7.0 左右。与阳极液酸化条件(pH 5.5)相比,装置的电流由10mA增大到110mA,效果显著。然而,该法的实施需要体系中存在至少60mM的NH4+,且操作较复杂,除高氨氮废水外,不适用于其他废水的大规模处理。电解液循环运行模式(Loop-mode)是另一种解决空气阴极MFC 体系阳极酸化问题的策略。即将阳极液出水与阴极液混合,一方面将阳极液中积累的H+移出,避免对阳极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产生抑制,另一方面加快了H+向阴极表面的转移,加速阴极表面ORR反应,改善阴极性能,从而提高MFC的产电能力。然而,阳极液循环过程中很容易将O2带入阳极区,使得体系的功率密度提高不明显。
空气阴极MFC体系的总电池反应积累HCO3-和H2CO3(CO2溶解)。HCO3-可以与阳极液中的H+结合变为H2CO3,而H2CO3又可以在阴极附近失去质子转化为HCO3-,因此它们可以充当“自生缓冲剂”,参与调节阳极液的pH值。但是,在单一运行周期内,HCO3-是随着阳极反应的发生逐渐的积累,因此浓度较低,缓冲能力有限。本发明提出通过将BLMFC出水进行回用的方式,提高HCO3-在阳极液中的积累浓度,从而提高非缓冲阳极液的自缓冲能力,彻底消除阳极酸化现象,最终显著提高BLMFC体系的产电稳定性和功率密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BLMFC产电性能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将一定比例的BLMFC出水重新加入到BLMFC装置中与进水混合作为阳极液来实现。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如下:
(1)BLMFC的启动:以导电碳材料(碳纤维刷,石墨毡,碳布等)为阳极,以空气阴极(活性碳空气阴极或Pt/C修饰阴极)为阴极。以含有1g/L乙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50mM)为阳极液,采用厌氧污泥进行接种,外接电阻(500Ω或1000Ω)直到体系输出电压高于100mV 即为启动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