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酮砜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6664.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钮腾飞;姜丁允;韩金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5/00 | 分类号: | C07C315/00;C07C317/44;C07C317/24;C07D2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医药、天然产品等技术领域羰基类化合物的有机合成,尤其是可见光促进下氧气参与的烯烃氧化生成β-酮砜化合物。
背景技术
寻找高效、温和、绿色的反应条件,发展新颖的化学反应,一直是有机化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β-酮砜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在药物合成、生物制药、材料科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β-酮砜化合物的合成往往反应体系中会加入一些强酸、有毒的氧化剂等,基于此,寻找一条可持续合成发展方向,是化学工业绿色化进程中一个挑战性课题。
有鉴于此,本项目将发展基于可见光促进的下氧气参与的烯烃双官能反应,合成β-酮砜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反应温和,操作简单,无酸、无有毒氧化剂等。同时,为制备一些精细化工中间体提供一条简洁高效、清洁绿色的捷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一种在中性条件下,通过可见光促进下芳基磺酰氯和烯烃的氧化羰基化反应,氧化生成β-酮砜类化合物。
1.本发明所提供的烯烃氧化生成β-酮砜类化合物合成方法是:在反应器中,加入作为引发剂的芳基磺酰氯,加入作为反应物的苯乙烯,作为催化剂的钌的配合物或铱的配合物、有机溶剂和氧气,在室温、5w蓝色LED灯照射下搅拌6-10h。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联吡啶氯化钌(Ⅱ) 六水合物,有机溶剂为乙腈。反应产物通过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产物的的分离纯化。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四氟硼酸芳基重氮盐、炔烃、催化剂摩尔比为0.5:0.6~ 1:0.01。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催化剂是Ru(bpy)3Cl·6H2O或Ir(ppy)2(dtbbppy)PF6。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芳基磺酰氯是选自4-硝基苯磺酰氯、4-氰基苯磺酰氯、2- 吡啶磺酰氯中的一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烯烃是选自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氟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环己烯中的一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灯为5w蓝色LED灯,波长为450纳米。。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酸无碱的中性环境以及无有毒氧化物。
附图说明
图1实验的反应方程;图2为本发明的实验机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实例1
在25ml的耐压管反应管中加入0.5mmol 4-硝基苯磺酰氯,0.01mmol催化剂三联吡啶氯化钌(Ⅱ)六水合物或(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双[(2-吡啶基)苯基]铱(III)六氟磷酸盐,加转子,加入1mmol苯乙烯,加入2ml乙腈溶液,在5瓦蓝色LED灯照射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8h,结束反应。反应产物通过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各种产物的的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产品。经计算,转化率为71%。
实例2
在25ml的耐压管反应管中加入0.5mmol 4-氰基苯磺酰氯,0.01mmol催化剂三联吡啶氯化钌(Ⅱ)六水合物或(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双[(2-吡啶基)苯基]铱(III)六氟磷酸盐,加转子,加入1mmol苯乙烯,加入2ml乙腈溶液,在5瓦蓝色LED灯照射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8h,结束反应。反应产物通过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各种产物的的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产品。经计算,转化率为72%。
实例3
在25ml的耐压管反应管中加入0.5mmol 2-吡啶苯磺酰氯,0.01mmol催化剂三联吡啶氯化钌(Ⅱ)六水合物或(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双[(2-吡啶基)苯基]铱(III)六氟磷酸盐,加转子,加入1mmol苯乙烯,加入2ml乙腈溶液,在5瓦蓝色LED灯照射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8h,结束反应。反应产物通过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进行各种产物的的分离纯化,分离得到产品。经计算,转化率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6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