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髓治疗用双层膜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55029.2 申请日: 2017-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7213140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9
发明(设计)人: 顾军;冯晓军;范健;纪立军;宋晓丽;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70 分类号: A61K9/70;A61K38/18;A61K35/51;A61K35/28;A61K47/36;A61K47/34;A61P25/00;A61L27/40;A61L27/18;A61L27/20;A61L27/38;A61L27/54;A61K9/51
代理公司: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代理人: 汤时达
地址: 214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脊髓 治疗 双层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的是一种脊髓治疗用双层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促神经生长或神经再生药物的最常见给药途径为静脉或鞘内注射。也有以凝胶结合活性因子贴膜敷于脊髓表面、以L-多聚赖氨酸结合活性因子作为支架植入脊髓,以解决因子通过血脑屏障问题。

药物递送系统和干细胞生物支架都可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但目前未见两者结合使用。干细胞三维支架桥接神经的方法和材料中已经有类似的组合运用了如(一种用于桥接缺损神经的复合修复材料及其支架CN201510716279.8)。但是目前三维支架桥接神经的治疗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一方面对已经受到损伤(但未死亡)的单个神经束,无法达到修复和治疗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桥接过程中,因为要对损伤处的脊髓剪切出一个和三维支架形状类似的——通常是管状——缺口,因此会对该处未损伤的神经细胞和已经受到损伤(但未死亡)的神经细胞进行清除,结果造成了该处脊髓细胞的进一步损失。

2、现有载药系统不能实现药物的定向释放,无法保证损伤局部因子的高浓度;

3,多数载药系统易于降解,载药量低,药物释放不能贯穿于脊髓损伤修复过程始终;

4,载药系统体积过大,可能压迫脊髓,同时不有利于缝合硬脊膜,导致脑脊液漏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

1,提供一种新的脊髓治疗用的载药系统的制作方法,避免采用背景技术中传统的载药系统时,需要对该处未损伤的神经细胞和已经受到损伤(但未死亡)的神经细胞进行清除,以造成了该处脊髓细胞的进一步损失。

2,提供一种新的载药系统的制作方法,解决药物的定向释放、载药量低的问题。

3,提供一种新的载药系统的制作方法,解决药物释放不能贯穿于脊髓损伤修复过程始终的问题。

4,提供一种新的载药系统的制作方法,解决现有载药系统体积过大,可能压迫脊髓,同时不有利于缝合硬脊膜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脊髓治疗用双层膜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聚乳酸薄膜作为外侧密封层;

2)以生物活性玻璃负载生物活性因子并与干细胞悬液、壳聚糖溶液混合,采用旋涂、滴涂方法将混合溶液覆盖于聚乳酸膜。

进一步的,2)中以生物活性玻璃负载生物活性因子并与壳聚糖溶液混合,采用旋涂、滴涂方法将混合溶液覆盖于聚乳酸膜。

3)待将壳聚糖薄膜成型后,将干细胞悬液,采用均匀浸入上一步的壳聚糖薄膜内部进行干细胞的培养。

进一步的,生物活性因子为神经生长刺激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神经生长刺激因子为bFGF、BD-NF、NT-3、IGF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复合膜支架周边以不渗透神经生长刺激因子和干细胞的医用生物胶进行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小球替换为乙二醇乳酸共聚物(PEG-PLA)纳米微球。

进一步的,所述干细胞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即HUMSCs。

进一步的,所述干细胞选自:许旺细胞、骨髓间充质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技术方案将神经生长刺激因子复合膜载体与组织工程干细胞科学有机结合,以负载神经活性因子的复合膜支架结合干细胞HUMSCs,希望更有效地修复脊髓损伤。该支架利用壳聚糖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干细胞易在其上粘附和增殖的特性,利用生物活性玻璃对生物活性因子(bFGF、BD-NF、NT-3、IGF)有效负载与控制持续以一定浓度释放特性,通过使其同时具备以下作用:

1,双层膜可以直接贴敷于损伤脊髓部位,一方面克服了生物活性因子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问题,另一方面不需要对损伤部位周边的脊髓进行清除,避免了该处脊髓细胞的进一步损失。

2,根据生物活性因子作用时限,修复周边脊髓细胞需要的有效浓度,科学设计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小球的载药总量和释放速度、浓度,提高作用效能;

3,致密外层无法通过活性因子及干细胞,使得活性因子及干细胞只能向内层方向(即损伤部位)定向释放,如图1中箭头。

4,双层膜周边以医用生物胶封闭,以保证活性因子及干细胞不从双层膜周围溢出,保证了载药系统一方面定向释放,另一方面保证的释放的时间和浓度;

5,双层膜具有超薄的特点(厚度不超过2mm),不会因为体积过大压迫脊髓,同时有利于缝合硬脊膜,防止脑脊液漏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