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53701.4 申请日: 2017-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7098885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马忠俊;秦乐乐;丁婉婧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03/06 分类号: C07D403/06;A61P35/00;A61P35/02;A61P31/18;A61P9/10;A61P3/10;A61P25/28;A61P19/08;A61P31/10;C12P17/16;C12R1/465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代理人: 陈升华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喹唑啉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海洋放线菌培养制备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海洋包含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从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作为重要的先导化合物不断应用于临床治疗研究。其中海洋放线菌几乎负责了约一半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尤其是抗生素、抗肿瘤剂、和酶免疫抑制剂等,主要的代谢产物是生碱类、大环内脂类、肽类、氨基糖苷类、醚类、酮类、萜类、酯类、醌类等。如Salinosporamide A(NPI-0052)来源于海洋放线菌Salinispora tropica CNB-392,现作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临床药物。链霉菌N-125来源的吲哚咔唑类生物碱UCN-01已完成淋巴、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

经过不断的活性研究发现,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因其结构的可变性和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医药领域,喹唑啉酮主要表现在抗菌、抗肿瘤、抗癌、抗HIV-1和抗结核等方面,而且还具有安静、退热、抗炎、催眠、抗惊厥、抗帕金森氏综合症、调节心血管和调节细胞及酶的活性功能。并且包含喹唑啉酮结构的化合物也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常山碱、色胺酮及骆驼宁碱等。

海洋放线菌产物结构多样化,具有最大的潜力产生该类化合物,更好的用于医药和农药领域。并且培养条件简单,易于大规模培养,且可不断持续获得,对环境几乎没有任何危害,因此可作为开发资源用于抗肿瘤活性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式I结构的化合物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结构特征新颖的化合物,本发明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培养发酵海洋放线菌,最终由发酵产物分离纯化获得式I结构的化合物。

一种喹唑啉酮类化合物,为式I结构:

所述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由海洋放线菌固体发酵产生,经分离纯化得到,易于操作和实施。

所述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海洋放线菌接种于高氏一号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获得种子液;

2)将上述所得的种子液接种于大米固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萃取获得发酵产物;

3)将上述所得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后,获得式I结构的喹唑啉酮类化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海洋放线菌,具体可采用市售产品,如采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出售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CICC 11027,订购网址:http://www.china-cicc.org/。

所述的摇床培养的条件为:在26℃~30℃、130rpm~230rpm的摇床中培养2~4天,进一步优选,在28℃、180rpm的摇床中培养3天。

步骤2)中,所述的大米固体培养基,由大米和海水组成,所述的大米的质量和海水的体积之比为30g~50g:50mL~70mL,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大米的质量和海水的体积之比为40g:60mL,即按大米质量40g和海水体积60mL配比后经高压湿热灭菌所得。

所述的静置培养的条件为:在23℃~33℃下静置培养100~140天,进一步优选,在28℃下静置培养120天。

步骤3)中,所述的分离纯化包括:由乙酸乙酯等体积浸泡萃取获得的发酵产物,经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获得式I结构的化合物。

所述的凝胶柱色谱的条件:采用的填料为羟丙基葡聚糖凝胶(LH-20),采用的洗脱剂为甲醇-水溶液,进一步优选,采用的洗脱剂为甲醇体积百分数20%-100%的甲醇-水溶液。

所述的制备液相色谱的条件:采用的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采用的流动相是甲醇-水的溶液、乙腈-水的溶液。进一步优选,采用的流动相是甲醇体积百分数40%-100%甲醇-水的溶液;乙腈体积百分数20%-60%的乙腈-水的溶液。

本发明采用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进行活性评价试验,本发明提供式I结构的化合物能很好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充分说明该类化合物具有癌细胞杀灭作用,因此可制备获得作为抗肿瘤药物。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与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肺癌、PDGF依赖性肿瘤等癌症,艾滋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畸形性骨炎、脑缺血等疾病的药物以及抗真菌药物。所述的式I结构的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用于治疗与激酶有关的癌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3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