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材料碲化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4137.X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1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瑀;张盼盼;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4 | 分类号: | C01B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碲化锗 二维材料 制备 上层清液 有机溶剂 质量份 细胞粉碎机 超声处理 离心处理 分散液 灰黑色 超声 称取 放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材料碲化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碲化锗粉末加入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其中碲化锗粉末的质量份数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份数比为(2‑100):(5‑100),其中质量份的单位为mg,体积份的单位为mL;(2)将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溶液放入细胞粉碎机,进行超声处理;(3)对超声后的碲化锗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取灰黑色的上层清液,二维材料碲化锗分散在上层清液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材料制备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材料碲化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可调节的带隙、超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的性质,拥有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热潮。自2004年石墨烯成功剥离以来,越来越多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例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oS2、MoSe2、WS2)和III–IVA的半导体材料(GaS、GaSe、In2Se3、InSe),在光电探测器、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以及柔性器件等领域表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文献报道碲化锗(GeTe)晶体是一种p型半导体材料,理论计算其带隙约为0.4-0.7eV。(Edwards AH,Pineda AC,Schultz P A,et al.Electronicstructure of intrinsic defects in crystalline germanium telluride.[J].Physical Review B,2005,73(4):045210.)通过理论模拟我们发现碲化锗(GeTe)也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硫族过渡金属化合物,但是其层间相互作用力较大,难以剥离成单层或少层的二维纳米晶体。
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在碲化锗纳米晶体的制备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Arachchige等在液相条件下合成了窄分散、小尺寸的碲化锗纳米晶体,可以使其在近红外区的能带吸收增大到0.76–0.86eV。(Arachchige I U,Soriano R,Malliakas C D,etal.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GeTeNanocrystals[J].Advanced FunctionalMaterials,2011,21(14):2737-2743.)但是只能合成4.3–30.7nm的纳米颗粒,很难应用到器件上。Yu等用气相传递法合成了碲化锗的纳米线和纳米螺旋,并研究了其相转变性质。(Yu D,Wu J,Gu Q,et al.Germanium Telluride Nanowires and Nanohelices withMemory-Switching Behavior[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6,128(25):8148-8149.)这种一维纳米材料也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质,但是二维的纳米晶体更能有效地调节其能带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二维材料碲化锗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维材料碲化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碲化锗粉末加入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其中碲化锗粉末的质量份数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份数比为(2-100):(5-100),其中质量份的单位为mg,体积份的单位为mL,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硫醇、二甲基甲酰胺或氯仿;
(2)将步骤(1)中混合均匀的溶液放入细胞粉碎机,进行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时间为2-200h,超声功率为100-1000W;
(3)对超声后的碲化锗分散液进行离心处理,取灰黑色的上层清液,二维材料碲化锗分散在上层清液中,其中:离心分离的速度为200r/min-8000r/min,离心时间为5-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4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