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0992.3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藤冈刚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04;B60C11/11;B60C11/13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一种充气轮胎,在轮胎周向(C)上配设多个胎肩块(26)而成的胎肩块列(22B)中,在轮胎周向(C)上邻接的胎肩块(26)间的横槽(20B)具有第一浅槽部(52)、第三浅槽部(56)以及第二浅槽部(54),其中,所述第一浅槽部(52)位于接近主槽(18B)的那一侧且具有比主槽更浅的深度(H1),所述第三浅槽部(56)位于接近轮胎接地端(E)的那一侧且具有比主槽更浅的深度(H3),所述第二浅槽部(54)位于第一浅槽部与第三浅槽部之间且具有比第一浅槽部和第三浅槽部更浅的深度(H2)。
技术领域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充气轮胎中,公知有一种通过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以及与主槽交叉的横槽而在胎面部上设置有胎块列的、所谓的胎块花纹的轮胎(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平成5-085110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2008-222090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1-059135号公报)。
在这些胎块花纹的轮胎中,为了提高胎块的刚性、提高耐偏磨损性,提出了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胎块间的横槽设置桥接来连接前后的胎块之间的方案(参照日本专利公开2012-076739号公报)。但是,如果设置桥接,则在该部分横槽变浅,相应地沟槽容积变小,成为排土性、牵引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成5-085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8-222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平成11-0591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2012-076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抑制排土性、牵引性的降低,并且提高耐偏磨损性。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6)的方式。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端部具有胎肩块列,该胎肩块列在轮胎周向上配设有在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与轮胎接地端之间被横槽划分出的多个胎肩块,在所述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胎肩块间的横槽具有第一浅槽部、第三浅槽部及第二浅槽部,所述第一浅槽部位于接近所述主槽的那一侧并具有比所述主槽更浅的深度,所述第三浅槽部位于接近所述轮胎接地端的那一侧并具有比所述主槽更浅的深度,所述第二浅槽部位于所述第一浅槽部与所述第三浅槽部之间并具有比所述第一浅槽部和所述第三浅槽部更浅的深度。
(2).根据(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二浅槽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位于比所述横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更靠轮胎接地端侧。
(3).根据(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所述第一浅槽部的深度和所述第三浅槽部的深度分别是所述主槽的深度的40~70%,所述第二浅槽部的深度是所述主槽的深度的30~60%。
(4).根据(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所述第一浅槽部、所述第二浅槽部以及所述第三浅槽部的各沟槽底设置有锯齿(セレーション),该锯齿是并列设置多个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延伸的隆起(リッジ)而成的。
(5).根据(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构成所述第二浅槽部的锯齿的隆起与构成所述第一浅槽部及所述第三浅槽部的锯齿的隆起呈相反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9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