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黑米豆浆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5304.4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6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桥;王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翀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黑米 豆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制作豆浆的工艺,具体涉及一种以黑米为添加剂的,且无需过滤豆渣却口感顺滑的豆浆制品的加工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豆浆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享有“植物奶”的美誉,非常适合于各种人群。但是,豆浆中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如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有阻碍作用的因子,可破坏具有溶血和凝血作用的血球凝集素等,为了除去这些毒素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豆浆必须煮沸加工后才可食用。
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为了干净卫生,很多家庭选择自制豆浆。市场上大部分的豆浆机,采用了所谓的“拉法尔技术”,也就是采用大网孔,无底网的拉法尔网,匹配X型强力旋风刀片,豆浆原料在经过拉法尔网收缩颈时,流速骤然加快,配料在立体空间被高速剪切,各种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精华充分融入豆浆中。这样形成的豆浆制品营养丰富,而机器本身也更易清洗。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原理和产品成本的限制,市售的豆浆机加工的豆浆制品,不管原料是否经过长时间浸泡,粉碎熬煮后形成的豆浆中都会存在颗粒明显的豆渣,这些颗粒状的豆渣和豆浆本身不能形成稳定的体系,静置后将沉淀下来,如果不经过过滤处理,豆浆下层将会沉积大量豆渣颗粒,影响口感。即便是升级版的家用豆浆机,如市售的免滤型DJ13B-C630SG豆浆机,加工后的豆浆中还是有大量可沉淀的豆渣存在,只是比传统的豆浆机加工形成的豆渣沉淀少点,豆渣颗粒细小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避免豆渣沉淀的形成。
黑米为黑稻加工产品,属于粳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稻粒外观呈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黑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自古就有“药米”、“贡米”、“寿米”的美誉。黑米富含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尤其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价值。由于黑米粒外部有一层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烂的黑米。
淀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将淀粉混合于水中并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淀粉粒溶胀、崩溃,形成粘稠均匀的透明糊状溶液,此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淀粉糊化本质是水进入微晶束,拆散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使淀粉分子失去原有的取向排列,而变为混乱状态,即淀粉粒中分子间的氢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淀粉与水混合后,体系达到一定的温度后会开始糊化,糊化温度不是一个确定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黑米由于外层种皮包裹,不易煮烂,即使经过浸泡,其糊化温度也相比大米高,大约是在60℃-65℃的温度区间内。在此区间内,黑米中的淀粉颗粒可以吸水膨胀,当其体积膨胀到一定限度后,颗粒便会破裂,颗粒内的淀粉分子向各方向伸展扩散,溶出颗粒体外,扩展开来的淀粉分子之间会互相联结、缠绕,形成一个网状的含水胶体。在此过程中,体系的粘度也会逐渐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翀,未经王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5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苏南瓜子植物蛋白饮料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延长豆腐保质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