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NS轨迹约束序列地形匹配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792.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7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东;朱桐乾;王海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s 轨迹 约束 序列 地形 匹配 算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INS轨迹约束序列地形匹配算法,步骤:(1)利用传统序列地形匹配算法进行连续的地形匹配定位;(2)存储匹配定位过程中INS定位和地形匹配定位结果;(3)在一次以上的连续匹配定位后,利用本发明提出的INS轨迹约束法,由高程序列相关性和轨迹形状相关性共同构成匹配准则,进行后续的地形匹配定位。本发明通过利用多次匹配形成轨迹形状,可有效抑制地形匹配中的定位跳变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INS轨迹约束序列地形匹配算法,属于导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基于INS的导航系统中,由于INS误差随时间累积的特性,通常需要其他导航方法予以周期性校正,以TERCOM算法(参见Golden J P.Terrain contour matching(TERCOM):a cruise missile guidance aid[J].Image processing for missileguidance,1980,238:10-18.)、ICCP算法(参见Kedong W,Lei Y,Wei D,et al.Research oniterative closest contour point for underwater terrain-aided navigation[J].Structural,Syntactic,and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2006:252-260.)为代表的序列地形匹配算法是与INS组合的常用方法。
序列地形匹配算法的优点在于应用简便,性能可靠,其缺点是算法的平均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在连续定位过程中易出现跳变问题。跳变问题是指多次匹配定位后,估计位置已经接近真实位置,但之后的某一次匹配定位又突然产生较大的误差。跳变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地形匹配的相对独立性,即任意两次地形匹配的定位误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为提高地形匹配的定位精度,众多算法,如特征匹配、粒子滤波等被提出。上述算法虽然有效提升了定位精度,但相应计算量也大幅增加,严重制约了实际工程应用。利用卡尔曼滤波直接组合序列地形匹配和INS定位结果是也是利用INS信息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对地形匹配误差缺乏实时有效的估计方法,滤波并不能实现最优组合,也无法抑制定位跳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解决问题:克服了现有序列地形匹配算法中易出现的定位跳变问题,保证了定位误差的整体收敛性,从而提高了地形匹配定位精度,且该算法计算简便,便于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
1.轨迹形状计算方法
变量O和X分别表示INS定位和地形匹配定位,则第k次INS和匹配定位结果可分别表示为Ok=(Ok,x,Ok,y)T和Xk=(Xk,x,Xk,y)T。第k和第k-1次定位之间,INS提供的轨迹形状信息可以表示为Ok-Xk-1,地形匹配给出的轨迹形状信息可表示为Xk-Xk-1。
若从第一次匹配开始统计,则到第k次匹配时,INS提供的轨迹形状信息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第m次匹配到第k次匹配之间累积的INS形状信息。
若从第一次匹配开始统计,则到第k次匹配时,地形匹配提供的轨迹形状信息可表示为
SM=[Δδk,1 … Δδk,k-2 Δδk,k-1] (2)
其中,Δδk,m=Xk-Xm,表示第m次匹配到第k次匹配之间累积的匹配形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