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茯苓茶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1446.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山县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茶膏 制备 炙甘草 山药 发酵 应用技术领域 补中益气 传统中药 清心明目 醒脑提神 茯苓多糖 溶出率 重量份 浆糊 白术 陈皮 党参 健脑 灭菌 溶出 松脂 增智 制膏 茶叶 合成 中药 加工 转化 | ||
1.一种茯苓茶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茯苓80-100份、茶叶8-10份、党参6-8份、白术5-7份、山药16-20份、炙甘草5-7份、陈皮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茶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苓茶膏由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混合浓缩制得;所述茯苓茶膏原汁的来源为:炙甘草水提取液与茯苓共煮得到茯苓茶膏原料,所述茯苓茶膏原料经发酵后与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混合后制成料浆,过滤后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汁;所述山药浆糊的来源为:鲜山药经打浆和糊化后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按配比将茯苓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一起高压灭菌2-3小时,得到茯苓茶膏原料;
(2)在步骤(1)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茯苓种子液发酵得到茯苓发酵料;
(3)按配比在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中加入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混合后制成料浆,过滤得到茯苓茶膏原汁并控制水分含量为60-70%;
(4)按配比在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中混入山药浆糊,经均质和浓缩成膏后得到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将优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比与炙甘草水提取液于121-123℃条件下一起高压灭菌2-3小时,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料;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炙甘草与水按1:8-10的重量比煎煮3-5小时,过滤得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茯苓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
A、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基中接入茯苓母种,于28-30℃条件下培养96-100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所述一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豆20-25%、葡萄糖2-2.5%、磷酸二氢钾0.2-0.3%、硫酸镁0.15-0.2%、余量为水、维生素B1 1-2片/L;
B、二级培养:将所述一级种子液按培养基体积10-15%的接种量接入到二级培养基中,于28-30℃条件下培养96-100小时,得到所述茯苓种子液,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25%、红糖2.5-3%、玉米粉2.5-3%、酵母膏2-2.5%、余量为水、维生素B1 1-2片/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10-15%,发酵温度为28-30℃,发酵时间为3-4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按重量比1:3-4混合后打浆并控制含水量为60-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与水按1:10-12的重量比煎煮35-40分钟,过滤,滤渣与水按1:5-8的重量比煎煮2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将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1:0.2-0.3的重量比混合均质,经浓缩后快速冷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所述山药浆糊的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泡、漂洗和去皮后与水按1:2-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过滤得到山药浆,所述山药浆于95-100℃加热糊化13-16分钟后得所述山药浆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茯苓茶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1)将优质的茯苓反复清洗至无浊水,将清洗后的茯苓按配比与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于121-123℃条件下一起高压灭菌2-3小时,得到所述茯苓茶膏原料,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炙甘草与水按1:8-10的重量比煎煮3-5小时,过滤得所述炙甘草水提取液;
(2)在步骤(1)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料中接入其体积10-15%的茯苓种子液,于28-30℃发酵3-4天得到茯苓发酵料,所述茯苓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
一级培养:在一级培养基中接入茯苓母种,于28-30℃条件下培养96-100小时,得到一级种子液,所述一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土豆20-25%、葡萄糖2-2.5%、磷酸二氢钾0.2-0.3%、硫酸镁0.15-0.2%、余量为水、维生素B1 1-2片/L;
二级培养:将所述一级种子液按培养基体积10-15%的接种量接入二级培养基中,于28-30℃条件下培养96-100小时,得到所述茯苓种子液,所述二级培养基的配方以重量百分含量计为:葡萄糖20-25%、红糖2.5-3%、玉米粉2.5-3%、酵母膏2-2.5%、余量为水、维生素B1 1-2片/L;
(3) 将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与步骤(2)得到的茯苓发酵料按重量比1:3-4混合后打浆并控制含水量为60-70%,再经120-150目过滤后得到茯苓茶膏原汁,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配比将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与水按1:10-12的重量比煎煮35-40分钟,过滤,滤渣与水按1:5-8的重量比煎煮25-3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滤液得到所述茶叶、党参、白术和陈皮水提取液;
(4) 将步骤(3)得到的茯苓茶膏原汁与山药浆糊按1:0.2-0.3的重量比混合均质,经浓缩后快速冷却,凝固成膏后得到成品,所述山药浆糊的制备方法为:鲜山药经浸泡、漂洗和去皮后与水按1:2-3的重量比打浆,再经120-150目过滤得到山药浆,所述山药浆于95-100℃加热糊化13-16分钟后得所述山药浆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山县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未经英山县桑和平面茧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4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