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036.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3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茂;于忠海;梅洁;张肖刚;田垠;张玉璞;任文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载 汽轮 机动 装配 冲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用于在汽轮机的动叶装配过程中对动叶的叶根进行冲击从而完成动叶装配中的打紧叶根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滑块轨道,安装在支架上;冲击滑块,可滑动地嵌合在滑块轨道内,用于对叶根进行冲击;滑块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冲击滑块在滑块轨道中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冲击,包括连杆、曲柄以及驱动电机;燕尾滑轨,安装在支架的上部;电机托板,用于承载驱动电机,该电机托板的端部可滑动地嵌合在燕尾滑轨内,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托板上;弹簧支撑板,固定在燕尾滑轨外侧;以及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支撑板以及电机托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设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动力转化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主要由静子和转子构成。其中,转子在高温蒸汽带动下旋转从而带动主轴旋转,是汽轮机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汽轮机的转子一般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叶轮和安装在叶轮上的动叶。动叶具有不同的形状,目前常用的是根部位置(即叶根)呈T字形状的T型根动叶。
叶轮上设有多个沿转子的轴向排列的叶槽,用于安装动叶。将动叶放置入叶槽后,对动叶进行的装配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需要打入填隙条,即将动叶的叶根及填隙条放入叶轮上设置的叶槽内,锤击打入并压紧填隙条使其在叶槽内塑性变形,从而使叶根在叶槽内被胀紧;然后需要打紧叶根,即锤击叶根使其贴向前一个动叶的叶根。
实际装配过程中,上述放置、压紧及锤击的操作均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完成。打入填隙条操作所需的锤击力度小,而打紧叶根则需要较大的锤击力度,一般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后才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两个操作。
但是,由于打紧叶根的所需要的锤击力度大,因此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体力,使得操作人员极易疲劳,从而有引发事故的风险。另外,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也极有可能因施力不当而砸伤肢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冲击叶根来完成打紧叶根操作的装置,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用于在汽轮机的动叶装配过程中对动叶的叶根进行冲击从而完成动叶装配中的打紧叶根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滑块轨道,安装在支架上;冲击滑块,可滑动地嵌合在滑块轨道内,用于对叶根进行冲击;滑块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冲击滑块在滑块轨道中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冲击,包括连杆、曲柄以及驱动电机;燕尾滑轨,安装在支架的上部;电机托板,用于承载驱动电机,该电机托板的端部可滑动地嵌合在燕尾滑轨内,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托板上;弹簧支撑板,固定在燕尾滑轨外侧;以及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弹簧支撑板以及电机托板上。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移动座,设置在支架的底部;移动轮,设置在移动座底部,用于带动移动座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移动电机,设置在移动座内,用于驱动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滑块轨道通过连接部固定在支架的一侧,使得该滑块轨道位于移动座的外侧。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加强筋,设置在支架侧面。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滑块轨道以及燕尾滑轨的长度方向均为竖直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防过载式汽轮机动叶装配冲击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弹簧支撑板位于电机托板的下方,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弹簧支撑板的上表面,另一端固定在电机托板的下表面。
发明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